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沙丘》保罗与《教父》迈克尔:两个家族继承人的宿命之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沙丘》保罗与《教父》迈克尔:两个家族继承人的宿命之旅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2267293105_872425b104001213y.html

《沙丘》中的保罗·厄崔迪与《教父》中的迈克尔·柯里昂这两位角色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从纯真少年到冷酷统治者的转变,揭示了权力与人性的深刻矛盾。

从前,有一名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出生并成长在一个声名显赫的权贵家族中。他养尊处优,敢于担当,在家人们的庇护下本拥有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然而随着家族与家族、家族与政治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这位年轻人似乎不可避免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开始考虑一条他从未渴求过的道路。当他的父亲惨遭暗杀不久丧命后,年轻人被迫在危难之际肩负起了一家之主的角色,对抗想要吞噬自己的各大家族与政敌......一路上,这位年轻人历经重重生死考验,让自己和家人从敌人们的围剿中幸存了下来,争取回了最初的安享与和谐。可是在这名年轻人看来,眼前的宁静只是短暂的。他保持耐心,等待时机,最终发起一场血腥残暴的复仇清洗计划,彻底歼灭了所有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对手,登上了最高位。每一份算计,以及每一次行动,让那个当初被迫挺身守护整个家族的男孩,逐渐化身为了一个他不曾期望自己会成为的可畏人物。

仔细观察《沙丘》电影和小说,不难发现,这个太空歌剧科幻故事与许多影迷们推崇的黑帮剧情片《教父》系列(与原著小说)彼此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似之处:都看到了几大权贵家族因利益而引发的冲突所造成的悲剧和仇恨,看到了一位充满正气的年轻人在危急之际出面肩负起家族重任,也通过人物这一路上的变化见识到了那些更为模糊与黑暗的道德价值观。实际上,《沙丘》系列的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也曾直言道,保罗·厄崔迪就是一个迈克尔·柯里昂式的人物:

“保罗是在一种非常苛刻的环境里苦经历练成长过来的,因为他是公爵的孩子,而有一天…他需要接受训练成为公爵。可当他为这样的角色做准备并受训时,这一切真的是他想要的吗?这就是这个角色的矛盾之处。它就好比是《教父》里的迈克尔·柯里昂,那是一个命运充满着悲剧色彩的人物,他要成为某种他不希望自己成为的人物。”

与多数英雄故事中的主人公相同的地方在于,迈克尔·柯里昂和保罗·厄崔迪在电影开头都以一种象征着希望的正面形象出场:品质纯朴,为人正直。特别是迈克拥有不顾家族反对参军卫国的背景故事,属于二战后美利坚社会最认可与爱戴的角色。按照最经典的英雄之旅模式来看,他们这样的人物日后必将大有作为,造福于社会跟整个世界。

但是这份希望却因为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而被扑灭:主人公的慈父遭遇其他家族与政敌发起的暗杀,让主角顿时陷入到了家族力量覆灭的失势窘境之中。再三被暗算的维多·柯里昂无力管理家族业务,迫使迈克尔出面枪杀仇家与黑警,逃之夭夭去西西里避难。莱托·厄崔迪在殒命前将戒指递给了保罗,让他开启了潜伏在厄拉科斯星球的人生。

在苛刻危险的求生模式下,保罗与迈克都开始接受了一场最为严格残酷的考验:做事毒辣,决断无情,只看对错,不留底线,从而帮家族度过这场旷日持久的危机。渐渐地,他们都偏离了英雄之旅的发展轨迹:迈克尔从一名为国参军效力的年轻人,变成了黑道家族话事人;保罗从一位对政治懵懂不知的少年,变成了残暴无度的宇宙暴君。

迈克的变化,对应的是20世纪中叶美利坚价值观的堕落:他身上那些曾经被一个国家跟它的人民所认可与崇高品质与美德,那种敢于参军打仗的自我牺牲精神,在战后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都已沦为了一种不入流的笑柄,那些风靡一时的“美国梦”都不过是资本主义塑造出来的一种短暂假象,依然是像黑道家族这些手握金钱与权力的势力在主持和把握着社会的运作与命脉。

同样,保罗的腐化,代表着政治和宗教上的狂热达到了顶峰:将个人塑造为英明领袖的人物,所能带来的往往是苦难而非幸福,为满足个人的野心与私欲而运用宣传机器编造出看似美好的“绿洲梦”,书写“让厄拉科斯变成绿色天堂,让弗雷曼人过上美好生活”的虚假叙事,通过对民心的操控让众生沦为了自己手中的政治谈判筹码,而为人民和信徒服务的精神早已被抛到九宵云外之去。

与腐化的主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深爱着他们的伴侣。在《教父》系列中,凯伊爱上的是那个敢与家族反抗、浑身充满正气的迈克尔,相信他身上表现出的真善美,是认可传统价值观的代表人物。但是随着迈克尔逐渐深入掌控着家族事业,凯伊也开始见证了爱人一步步的堕落,被警告不要多嘴问家族事业,与孩子时常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对迈克尔所能做的唯一反抗是堕胎,最终遭到对方送上的一耳光并被逐出家门。

同样,让契妮深感吸引的,是那个敢于承认“天选之子”预言只是一纸谎言的保罗,是那个愿意与弗雷曼人并肩作战,一心守护这片家园而没有政治谋求的战士。尽管契妮拥有更强大的力量去应对爱人所犯下的错误,但她终究没能扭转事情的发展轨迹,无法让自己爱的人回心转意,或是唤醒身边受到蒙骗的亲人与伙伴。在巨大的狂热面前,理性不值一提。

迈克与保罗最后不仅与自己跟观众当初期望的样子截然不同,同时也与自己的父亲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无论是维多·柯里昂还是雷托·厄崔迪,他们都爱惜自己的亲友与部下,重情重义,讲求底线,受到了身边每个伙伴的尊敬。可是迈克与保罗却几乎没有表现出这种仁慈:自打扛起家族重任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不得不以最歹毒与残暴的手段杀出困境,抛弃父辈们的仁爱(还记得皇帝是如何跟保罗评价道他父亲的吗?“软弱”),避免家族惨剧再次上演,以至于最后众叛亲离,不得不一个人独自告别整个世界。

说到这,或许有人会开始替迈克和保罗他们的行为心生恻隐,认为他们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只能一路黑到底来实现自保。

可真的是这样吗?他们真的没有不一样的选择吗?

在《教父》中,迈克同凯伊承诺说,只要再多一点时间与耐心,家族就能完成合法化,金盆洗手的安稳日子就会到来。可是最后,不光时间过去了,他们等来的确是《教父2》中那场差点害死全家人性命的暗杀,最终让整个家分崩离析。而迈克也显然不是不能预见这样的风险和代价,只是他总是认为,自己大难不死也经得起历练,一步步变成了凯伊口中的“蒙蔽”。

在《沙丘II》中喝下了生命之水的保罗,也认为自己似乎预见了一条能两全其美的道路,于是不惜点燃弗雷曼人的狂热,哪怕会让已知宇宙生灵涂炭,也要冒险打响最后这场圣战。他以为,只要结果对的,方法再极端,代价再大,也都是可以被合理化的。

这些高位者从来都不是无力自保,更不是没有好的选择或收手的余地。只是他们总是不愿意放下自己心中的执念,一旦认为自己看到了哪怕只有一丁点的可能性,也要坚持一意孤行,纵使会给整个世界带来无尽的浩劫和苦难也在所不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