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的茶宴传说:从大红袍到幔亭宴
武夷山的茶宴传说:从大红袍到幔亭宴
武夷山,这座被誉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名山,不仅以秀美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更以其独特的茶文化和历史传说吸引着无数游客。从大红袍的传奇故事到幔亭宴的历史记载,武夷山的茶文化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
图源:武夷山新闻
大红袍的传说
大红袍,这个名字在中国茶文化中如雷贯耳。相传在明朝年间,一位举子赴京赶考途中病倒,腹痛难忍。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天心永乐禅寺的一位和尚,和尚用自己珍藏的茶叶为他泡茶,举子饮后病痛即止。后来,这位举子高中状元,特意前来感谢和尚,并询问茶叶的出处。得知这茶树的珍贵后,他脱下身上的大红袍,绕着茶树三圈,将袍子披在茶树上,以示敬意,从此这茶便有了“大红袍”的美名。
如今,能称得上正宗大红袍的,恐怕只有九龙窠上的那几棵母树了。曾经,为了推广武夷岩茶,武夷山曾将所有岩茶都以大红袍的名义对外推广,但效果并不理想。经过市场的洗礼,人们逐渐认识到,只要拼配得当,大红袍依然能够保持其独特的魅力。
幔亭宴的传说
幔亭宴,同样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关于武夷山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史记》,汉武帝曾遣使用干鱼祭祀武夷君。关于武夷君的身份,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说法认为是长寿仙人彭祖及其子彭武、彭夷,武夷山也因此得名。
据记载,秦始皇二年(前258)八月十五日,武夷君在幔亭峰上设宴,邀请乡人共聚。这就是传说中的幔亭宴。相传宴会上只有五道菜:水苔、荇菜、蟹、虾、干鱼。虽然这些细节已难以考证,但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幔亭宴实际上是一种祭祀仪式,闽越先民每年都会在固定时间到幔亭峰下共同祭祀祖先。
现代茶宴的传承
近年来,武夷山开发了以茶叶入菜的茶宴,推出了武夷茶面、正山锦鸡等十几道特色菜肴,用于接待游客。然而,这些精巧的茶宴似乎有些曲高和寡。相比之下,九龙窠对面茶寮里的茶叶蛋更受欢迎。茶寮墙上挂满了知名贵宾在此品尝茶叶蛋的照片,足以证明这道简单的小吃背后蕴含的独特魅力。
图:大红袍茶叶蛋
从古老的传说,到现代的创新,武夷山的茶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传承和发展。无论是大红袍的传奇,还是幔亭宴的故事,都展现了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