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与康复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与康复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痛及下肢放射痛。中医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施治、针刀治疗和康复锻炼等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本文将详细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与康复锻炼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多种原因造成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或硬膜囊,造成以腰痛及下肢放射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发于二十~五十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椎间盘在脊柱的负荷与运动中承受着强大的压力。人类在二十岁后,椎间盘即开始退变,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在基础。在此基础上,受到外伤、劳损以及寒湿等,进一步加重椎间盘的负荷,加速纤维环的退变破裂,直至髓核膨出、突出,甚至脱出。
膨出物或突出物一旦压迫刺激神经根和(或)脊髓,即出现腰痛伴下肢麻木疼痛,甚至行走困难。腰腿痛可因咳嗽、打喷嚏、伸懒腰、用力排便等加重,卧床休息或采取屈膝屈髋体位减轻。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候分类
血瘀气滞证
主要表现: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
寒湿痹阻证
主要表现: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不减或反而加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伴下肢活动受限。舌质胖淡,苔白腻。
湿热痹阻证
主要表现:腰腿疼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活动受限,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数。
肝肾亏虚证
主要表现: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肾阳虚证。阴虚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阳虚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舌质淡胖,脉沉无力。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机制
针刀是一种微创伤的治疗方法,对腰间盘突出症具有独特的疗效。该方法具有见效快、痛苦小、不留疤等优点。
针刀兼备针灸针的针刺作用
可以像使用针灸针那样,使用直径0.4毫米以下的针刀来针刺腧穴。但是,直径0.8毫米以上的针刀,比针灸针更粗壮,刺激作用也更强、更持久。此时,针刀刺入人体时,刀刃的纵轴要与刺入部位的神经血管走行方向平行,以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针刀恢复软组织力学平衡
造成人体组织动态平衡失调的主要病理因素有粘连、瘢痕、挛缩、卡压(钳夹)、痉挛和堵塞等。
机体受到损伤后,局部组织坏死、渗出,继而机化、粘连,形成瘢痕,导致局部软组织挛缩。粘连、瘢痕、挛缩一旦形成,很难通过自身机制吸收和消除。局部软组织挛缩引起局部张力异常增高,进一步卡压(钳夹)神经、血管,导致神经血管所支配区域缺血缺氧(微循环障碍、经络堵塞),甚至神经所支配肌肉出现痉挛,从而引起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
要彻底解决上述病理改变,就必须一个带刃的工具,才能完成切割、撬拨等操作。医师综合运用刺、切、拨、铲等手法,疏通经络、触激神经、改善血运,解除病变部位的痉挛、挛缩、粘连、结疤等病理改变对神经、血管的异常卡压,从而迅速消除麻木疼痛。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原会长董福慧教授指出:针是“挤进去的”,是把纤维组织挤到针的周围。针刀切割、铲拨瘢痕组织后,把体内异常的拉力线、压力线、膨胀力线等截断,消除异常应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迅速恢复K+-Na+泵功能,使致痛物质快速转运到细胞内,从而发挥迅速止痛的功效。
针刀消除导致骨质增生的异常应力
导致骨质增生根本原因是体内的拉应力异常。骨赘的纵轴方向都和软组织牵拉力方向一致。肌肉韧带筋膜的疲劳性损伤及静力性损伤,都可以造成肌肉韧带的痉挛和挛缩,使拉应力进一步集中在腱末端骨的附着处。
人体代偿机制为了加强肌腱和附着点处的强度,就输送大量的钙和磷,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形成了骨刺或钙化、骨化。针刀把增生、钙化、骨化的关节囊部分切开,把腱末端附着处的异常拉应力切断,可以对骨质增生起到治本的作用。
(跟腱、跟骨骨刺生长的方向与肌腱筋膜走行一致)
针刀能增强肌肉弹性
针刀对肌肉的刺激和松解,可以恢复肌肉弹性和张力,起到恢复正常生物力学平衡的作用。
(1例腰椎手术后疼痛活动受限的患者。针刀治疗后改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调护方法
生活起居
(1)急性期以卧床休息为主。下床活动时,须佩戴腰托。不宜久坐。
(2)做好腰部保护,防止腰部受到外伤。尽量不弯腰提重物,减轻腰部负荷。捡拾地上的物品时,宜双腿下蹲,腰部挺直,动作要缓。
(3)坐硬板凳,卧硬板床。工作时要做到腰部姿势正确,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寒冷等刺激。
(4)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学习康复保健知识。
情绪管理
(1)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长、恢复慢,应努力保持愉快的心情。
(2)用移情疗法,转移或改变自己的情绪和意志。舒畅气机、怡养心神,有益患者的身心健康。
(3)疼痛加重时,容易出现情绪烦躁。可以使用安神静志法,可闭目静心全身放松,平静呼吸,以使周身气血舒畅。
中医食疗
饮食的重点是保证营养均衡。根据患者的营养状态和中医证型的不同,选取不同的配餐方案。
(1)血瘀气滞型
饮食宜活血化瘀之品,如黑木耳、金针菇、桃仁等。
(2)寒湿痹阻型
饮食宜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之品,如砂仁、羊肉、蛇酒等。药膳方,如肉桂瘦肉汤、鳝鱼汤、当归红枣煲羊肉等。忌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冷饮。
(3)湿热痹阻型
饮食宜进清热利湿通络之品,如丝瓜、冬瓜、赤小豆、玉米须等。药膳方:丝瓜瘦肉汤。忌辛辣燥热之品,如葱、蒜、胡椒等。
(4)肝肾亏虚型
阴虚者宜进食滋阴填精、滋养肝肾之品,如枸杞子、黑芝麻、黑白木耳等,忌辛辣香燥之品。药膳方:莲子百合煲瘦肉汤。
阳虚者宜进食温壮肾阳,补精髓之品,如黑豆、核桃、杏仁、腰果、黑芝麻等,忌生冷瓜果及寒凉食物。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锻炼方法
腰背肌功能锻炼,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先少量活动,后逐渐增加运动量,以锻炼身体后无明显不适为度。
大部分腰椎及椎旁软组织劳损性腰痛,都与不良姿势和肌肉过度疲劳有关。通过腰背肌功能锻炼,并纠正不良姿势,对腰痛能起到“培元固本”的作用。
如练习小燕飞、五点支撑、睡硬板床、游泳等,是腰部肌肉的常用锻炼方法。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在家即可开展的锻炼方法:
小燕飞
要求:俯卧位,双手背后,双下肢伸直。后背肌肉缓慢用力,同时使头胸及双下肢离开床面,持续3-5秒钟,缓慢放平上身和下肢。每15次为1组,连续做3组。
初学者,可先单独练习头胸抬离床面,待动作熟练、力量增强后,再练习下肢同时抬离床面。
五点支撑
要求:仰卧位,屈髋屈膝。双肘及颈部顶住床面,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与膝同高,持续3-5秒钟,缓慢恢复原位。每15次为1组,连续做3组。
团身滚腰
要求:仰卧位,屈髋屈膝。双手抱膝,贴紧前胸,全身团成球状。用力将上身抬起,再缓慢躺下,如此往复。每15次为1组,连续做3组。
游泳
坚持游泳有利于保持脊柱生理曲度、增强脊柱关节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从而避免颈肩腰腿痛的发生。此外,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