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精神科药物导致尿失禁怎么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精神科药物导致尿失禁怎么办?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116/04/80274123_1144648824.shtml

精神科药物导致尿失禁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使用某些抗精神病药物时。

造成排尿失禁和遗尿常见因素?

尿失禁和遗尿是在不适当的时间发生排尿。其本质上是由脑干/中脑中的排尿反射介导的正常排尿(即在适当的环境中自愿启动一次),但不是在适当的环境中。因此,尿失禁和夜间遗尿是睡眠期间的正常排尿。

哪些精神药物易导致尿失禁?

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尿失禁和遗尿的药物机制多为尿道压力降低(压力性尿失禁或遗尿):

  • 阻滞α-1肾上腺素能系统:导致控制下尿路,保持尿道括约肌闭合的肾上腺素能系统紊乱,特别是调节内尿道和肛门括约肌肌张力的α-1肾上腺素能系统。
  • 抗胆碱能作用:氯氮平具有强效抗胆碱能作用,可能是引起尿潴留和溢出性尿失禁,镇静作用和日常嗜睡使患者减少主动排空膀胱,还有深度睡眠导致的膀胱充盈感缺失,导致遗尿。氯氮平的副作用既有尿潴留,又有尿失禁或遗尿。氯氮平的抗α1受体效应,可导致镇静遗尿或尿失禁。氯氮平抗毒蕈碱M1受体效应 ,可导致尿潴留。这是由于个体差异,对氯氮平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性造成。

根据目前的报道,氯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比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更能引起尿失禁。有研究发现较常见引起遗尿的药物为氯氮平,在成人中发生夜间遗尿的比例可达五分之一。其余可引起该不良反应的还有利培酮、奥氮平和喹硫平。遗尿往往发生在开始治疗或增加剂量的最初几天或几周内,并且在大多数(但不是全部)患者中往往会自发消失。

治疗策略是换用另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停药或降低药物剂量。也可以联合应用去氨加压素、奥昔布宁、苯海索和阿米替林治疗尿失禁。大多数的尿失禁在采取措施后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苯二氮䓬类药物

苯二氮䓬类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GABA受体,可以导致横纹肌松弛,尿道压力降低(压力性尿失禁),增加老年人发生尿失禁的风险。

抗抑郁药

部分抗抑郁药具有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作用,逼尿肌过度活动(急迫性尿失禁),目前有报道能提高尿失禁风险的抗抑郁药有文拉法辛、曲唑酮、度洛西汀和舍曲林,特别是与苯二氮䓬类药物联合应用时。

对5-羟色胺5-HT2和5-HT3受体拮抗作用,可能会破坏阴部反射,最终导致尿失禁;药物诱导的血糖异常,可导致夜间多尿,从而增加遗尿的可能性;夜间尿失禁可能与仅在夜间和睡眠期间发生的药物引起的癫痫发作有关等等。

抗胆碱能药物、抗帕金森病药物和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抗胆碱能药物,如苯海索,抗帕金森病药物,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可导致膀胱排空不完全(溢出性尿失禁)。

如何缓解精神科药物导致的尿失禁?

药物调整:

如果尿失禁是由特定药物引起的,可以考虑与医生讨论调整药物。例如,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和奥氮平较其他药物更可能引起尿失禁。尝试换用另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停药或降低药物剂量可能有助于减轻尿失禁的症状。

药物治疗:

除了药物调整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其他药物辅助治疗。例如,去氨加压素、奥昔布宁、苯海索和阿米替林等药物被用于治疗与抗精神病药物相关的尿失禁。

生活方式的调整: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也可以尝试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整来帮助管理尿失禁,如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使用护垫或成人尿布等。

定期监测:

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定期监测尿失禁的症状。如果情况没有改善或有所恶化,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尿失禁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精神科医生或泌尿科医生可以提供更专业的评估和治疗建议。请注意,以上建议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定。

精神疾病患者发生尿失禁和遗尿,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这当中既有疾病本身的因素(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谱系障碍),也有药物的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在晚上睡前减少饮水量或睡前2小时避免饮水、避免饮用含咖啡因和酒精饮品、在睡觉前排空膀胱等措施进行调整,但切勿自行调整或减停药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