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火山口公园:世界遗产赋能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
海口火山口公园:世界遗产赋能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
海口火山口公园是海南首个世界地质公园,拥有40座第四纪火山锥和30多条岩溶隧道,是海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之一。近年来,景区以世界遗产资源为依托,探索生态旅游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不仅成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还带动了周边乡村振兴,成为海南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 严浩溪摄)
(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 严浩溪摄)
(休眠期的风炉岭火口 严浩溪摄)
(休眠期的风炉岭火口 严浩溪摄)
(风炉岭塌陷洞口 严浩溪摄)
(休眠期的风炉岭火口洞深 严浩溪摄)
科普与生态融合:研学旅游新标杆
近期,火山口公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游客——来自珠海好乐大自然自然教育机构的青少年骑行团队。他们通过海南东线350公里骑行活动探访火山口,深入了解火山地质知识。孩子们对火山口深69米、岩层距地表2000公里等地质知识表现出浓厚兴趣,对休眠活火山上的菊藤等丰富植被赞不绝口。
国际化升级:对标5A景区建设
目前,火山口公园正按世界地质公园标准及国家5A景区要求推进改造,规划融合科普、生态文旅、温泉养生等多元业态。景区近年持续升级服务设施,2004年获评“海南省十佳景区”,并成为香港生态旅游专业培训中心首家境内培训基地。
执着与奉献:陈耀晶与火山口的深厚情缘
2002年,在政府主导下,海南椰湾集团董事长陈耀晶肩负起开发建设火山地质公园的重任。秉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宗旨,他邀请中国地质科学院火山地质与矿产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陶奎元教授等专家团队,制定了科学规划,旨在推动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
在他的带领下,火山口公园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成为集科考、科研、科普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以及香港生态旅游专业培训中心的首家境内培训基地。
(农民采摘火山荔枝 海口火山口公园供图)
(火山口咖啡豆 严浩溪摄)
(石山羊 海口火山口公园供图)
乡村振兴: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火山口公园的建设不仅带来了旅游收入,更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发展。石山羊、石山黑豆、火山荔枝等农产品因火山旅游的兴起,价格大幅提升,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石山羊肉质鲜美,成为了景区餐厅的招牌菜品,备受游客青睐。火山荔枝更是在众多荔枝品种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地的明星农产品。
展望未来,海口火山口公园计划深化研学互动项目,与教育机构、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开发系列地质科普课程。同时,景区计划通过引入新的文化展示项目、优化生态景观布局等方式拓展内涵。随着这些举措的推进,公园有望在未来提升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国际游客,为海口旅游产业注入新活力,助力周边乡村实现基础设施改善、村民增收等乡村振兴目标,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