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研究:爸爸参与育儿过程有四大影响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研究:爸爸参与育儿过程有四大影响力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4/09/05/153638/

美国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曾经做过一次调查,调查针对双亲家庭的学龄后儿童,爸爸参与照护比较多的小孩,学校成绩比较好,而参与的课后活动越多,小孩越幸福。所以,爸爸越多参与孩子活动,越能提升孩子的表现。

爸爸对孩子有无可取代的影响力

1. 有助于孩子人格发展

以前的研究就证实,爸爸不论对男、女生的人格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性,有父亲参与育儿过程的孩子,将来人格发展会相对较为健全。这主要是因为男人和女人的教养方式不同,对孩子的犯错事件看法不完全一样。

此外,孩子其实可以分辨出一个教养者和两个教养者之间的差异,当教养者只有一人时,孩子很容易会踩过底线、乐于挑战权威;但如果同时拥有两位教养者、且双方口径都一致,孩子就比较不敢嚣张、乱踩底线,教养过程也会更加顺利。

2. 爸爸的参与,会影响女儿未来的择偶对象

很多女孩子,会把爸爸当偶像。我们追溯原因,其实跟父亲的参与程度有关。从小时候父亲陪玩的时间越多、参与家庭事务越热络、与母亲感情愈好的父亲,这种父亲,成为女孩心中偶像的几率越高。而女孩也会越期待她之后组成的家庭,有一个能够像爸爸一样,负责任的男主人。爸爸的参与,除了影响择偶对象,研究更发现,孩子是否可以在适龄的时候成家,找到理想的另一半,也跟爸爸有关。

3. 理性的象征

一般而言,男性较具理性的特质,在育儿方面可能比较擅长讲道理、为孩子分析问题并提供具体解决方案,这种教养方式对某些气质的孩子来说特别管用。

有些孩子遇到纷争时,非常重视公不公平、没有违规……等理性层面的思考,例如:“上次是他先玩,为什么这次不能让我先?”这时如果是爸爸以理性的态度说之以理(那这次你还是让他先,但是等一下你可以玩久一点),可能会比较教得动。而妈妈(女性的特质)通常较为敏感,思考问题时比较会从感性出发、往细节处延伸,因此,一个家庭里最好同时拥有理性与感性两种特质的教养者,爸爸和妈妈最好一同参与育儿与教养的过程,因为每个孩子都需要同时培养理性与感性。

4. 带动大肢体动作的发展

对5岁以前的幼儿而言,大肢体动作的发展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举个例子,2岁的孩子就应当会踢球了,有爸爸引导的孩子,在这类体能运动的学习发展上,普遍都有较好的表现。

研究也指出,爸爸参与育儿工作对孩子来说的确很重要,他可能不一定需要每天打理、照顾宝宝的生活起居,但是他必须和孩子互动、跟孩子游戏,因为游戏这件事是男性比较擅长的,是爸爸很重要的工作。

那些横冲直撞、跑跑跳跳、玩得乱七八糟、笑得稀里哗啦的玩法,我称作“爸爸式的野蛮玩法”,过程里其实包含了很多正向情绪与亲子感情在其间流动。其实,不是妈妈没有心陪孩子游戏,而是有些比较需要体力的游戏是妈妈做不来,例如:让孩子骑在背上、肩膀上……等。

如果爸爸一直都没有参与育儿过程,久而久之,孩子也知道妈妈并不擅长玩这些体能性游戏(讲讲故事倒还可以),或妈妈整天忙家务没有余力陪自己玩耍,再加上周遭的游戏玩伴很少、又缺乏跑跳的空间场地,孩子很容易就会身陷大肢体发展迟缓的危机当中。

5. 给孩子冒险、跌倒的机会

如果幼儿从小全然以小心翼翼的方式保护,在临床上会发现他们比较容易成为发展迟缓的族群,但这并不是指妈妈的教养造成孩子发展迟缓,而是环境里如果少了爸爸这个学习模仿的对象,自然比其他孩子少了很多刺激的来源。

男性的粗心有时在教养上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对孩子不会有过度的保护,也提供孩子一些冒险的机会。

相对而言,妈妈可能会把孩子照顾得非常安全,安全到孩子没有机会去探索、冒险、甚至受点伤。

但没有跌倒过,好像也不是健全的成长,就像没有出过海的水手,只是在港湾里待着,没遇过风浪。爸爸比较倾向鼓吹孩子“要勇敢、去试试看”;妈妈则经常说“不要去,太危险”,两者差距很大。

给爸爸的贴心小叮咛

1. 千万不要当"人在心不在"的爸爸

上了一天班回家固然很累,但还是要协助老婆处理一些家务,并且每天花一点时间逗逗孩子。

2. 以食物来亲近宝宝

对宝宝来说,吃是最重要的,以食物来亲近宝宝最快,试着喂宝宝吃一点东西吧!

3. 尽量支援育儿的工作,给妈妈短暂的喘息时间

如:2〜3小时的散步假、或和朋友出门逛街聚会,回到家以后的妈妈战斗力会不一样喔!

4. 不要对孩子说负面语言

孩子都了解你的喜怒哀乐,所以别在他们面前脱口而出负面的语言,如:“我是爸爸,你为什么都不找我?”

5. 对孩子唱儿歌

爸爸也试着学习妈妈常对孩子哼唱的儿歌,以此来亲近孩子,让孩子感觉熟悉不陌生。

6. 分散孩子对妈妈的注意力

经常推着婴儿车带宝宝出门跑跑跳跳,分散孩子对妈妈的注意力,增加爸爸游戏角色的重要性。

7. 让孩子主动靠近

孩子遇到挫折时,爸爸可以试着对孩子说:“宝贝来这里,爸比抱抱!”让孩子主动趋近你,而不是急着去碰孩子。

而妈妈也要适度地离开,孩子才会有“没鱼,虾也好”的感觉,逐渐与爸爸建立起关系。

8. 爸爸的角色对孩子未来的人格发展和性别认同非常重要

因此,绝对不是只由妈妈来带孩子就好。

许多妈妈都会对爸爸在育儿教养、或家务处理过程中事不关己的态度感到相当不满,然而爸爸却普遍不认为自己有缺席过。因为他们的往往误解和子女互动就是指导功课,参与家务就是付钱买单,在旧一代的爸爸心目中所认定的育儿和家务项目,和妈妈之间是有很大落差的,但我绝对相信现在年轻一代的爸爸,参与程度一定比从前来得更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