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自然人做股东还是法人做股东?一不小心就得交冤枉税!
新公司,自然人做股东还是法人做股东?一不小心就得交冤枉税!
在新公司成立时,选择法人股东还是自然人股东是一个重要的决策。两者在权利行使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主要差异体现在办事程序和涉税处理中。本文将详细对比法人股东和自然人股东的异同,帮助创业者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法人股东与自然人股东的定义
法人股东:是指以公司或者集团(机构)的名义占有其他企业的股份,是一个组织来承担权力义务的行使。
自然人股东:个人对公司进行投资后,并在公司所在地的工商局注册,并进行股权登记后成为股东,是一个具体的人,个人享有并行使股东的权力和义务。
主要区别:办事程序与涉税处理
办事程序
与法人股东相比,自然人股东股权投资程序要简便许多。以自然人的身份直接出资入股,操作程序和操作处理都比较简便,并且不需要与法人公司进行合并报表,大幅削减了工作量。而法人股东除了与自然人股东有相同流程外,还要遵守《公司法》的相关限制。
涉税处理
股东向公司借款
法人股东借款后,没有相应的纳税义务。
自然人股东借款后,如果在纳税终了年度后不归还,且该项资金并未用于公司的生产经营,尚未偿还的借款可以当做是公司给自然人股东分配的红利,要作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照20%的税率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用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或者全部归还的,则没有纳税义务。
股东分红
法人股东享受居民企业的分红,计入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不要需要缴纳企业税。
自然人股东享受分红则分为两种情况:
上市公司:全部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照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上市公司:持股少于1个月,全额计入;持股多于一个月,少于一年的按50%计入;持股超过一年的,免征个人所得税。
股权转让
法人股东转让股权,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及土地增值税。
自然人股东转让股权分为两种情况:
上市公司,境内公司免征个人所得税,境外公司按照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上市公司,计入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股东撤资
法人股东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自然人股东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用个表格总结一下法人股东优势和自然人股东优势:
项目 | 法人股东 | 自然人股东 |
---|---|---|
办事程序 | 需要遵守《公司法》相关规定,程序相对复杂 | 程序简便,不需要合并报表 |
借款 | 无纳税义务 | 未用于生产经营且未归还的需缴税 |
分红 | 居民企业分红免税 | 上市公司20%,非上市公司按持股期限不同税率 |
股权转让 | 需缴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及土地增值税 | 境内上市公司免征,非上市公司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税 |
撤资 | 需缴企业所得税 | 需缴个人所得税 |
如何选择
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后,我们就能选出合适的股权架构:如果是想通过分红获利、长期持有股权,适合选择法人作为公司的股东;如果是想通过转让股权获利,则是适合选择自然人作为公司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