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 in the hole”:从煤矿爆破到军事用语的演变
“fire in the hole”:从煤矿爆破到军事用语的演变
“fire in the hole”这个短语在英语中经常被使用,尤其是在军事和游戏场景中。但是,它的真正含义和来源却鲜为人知。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短语的来龙去脉。
“fire in the hole”是什么意思?
在网上,关于“fire in the hole”的解释可谓是五花八门:
版本一:
- 射进洞里
- 往洞穴里开枪
- 字面翻译就是:洞孔里的火
版本二:
- CS语言里面有敌人在开火建议往里面人手榴弹
- 扔手雷时喊Fire in the hole! 洞内开火要小心! 因为最开始手雷都是扔到洞里的......
- fire in the hole就是洞里有人在打仗,于是就会扔手榴弹,后来就演变为扔手榴弹就说fire in the hole
版本三:
- 这里的hole是指隐藏,而不是洞。意思是我要扔手雷了,你们躲一边去!但在生活中不要用……美军专业用语。
- 表面意思是洞里着火了。这是美国军队在战争中的专用暗号,表示我在扔雷了,提醒同伴注意。在cs游戏中被大家所熟知。
显然,第一个版本的解释最为离谱,第二个版本次之,第三个版本似乎更靠谱一些。那么,这个短语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呢?
专业的解释
让我们听听一位语言侦探的专业解释:
我们先做个交易。我告诉你这个词语的出处,你向我保证自己绝不使用它。同样,任何读这篇文章的读者也要遵守这个原则,不然就别读下去了。
你是不是穿着“星际迷航”版的睡衣,手里拿着“多力多滋”脆片?好吧,开始了。
别怪我在这愤青一把,有些语言中的“新说法”真考验人的耐性,如今火一上来就对人吼“fire in the hole”,都成了口头语调高频词汇了。好像那些过去的“兄弟会”成员们也是句句不离“fire in the hole”,他们十年前每说三句话就要加一个“Not”在里面。
如今说这个词甚至成了一种风尚,YouTube视频里有这么一段:一帮捣乱的家伙一边说着“fire in the hole”一边把软饮料通过窗口砸向可怜的快餐店服务生,然后扬长而去。
这个词甚至还是斯迪利·丹(Steely Dan)的一首歌的名字。
要不要再这样傻下去吗?当然是No了!今天这个词已被普遍使用,意思是“小心”,“退后”,或者“令人激动的或重要的、即将发生的事”。它已然演变成为“注意(headsup)”的百搭近义词。
但是,“fire in the hole”的词源却深深植根于人类在地球上从事的最危险的活动中——地下岩层爆破。历数美国历史上,这样的爆破多倚赖黑炸药或是火药,炸开岩层。一捆捆的炸药在起爆前预先放好,然后高喊一声“Fire in the hole”,就算是提醒矿工撤离施爆地点,爆炸马上开始。
如今这句“fire in the hole”还不过时,在美国的许多州还被用做提示爆炸的信号(伊利诺伊州矿场明文规定,负责起爆的人员必须在临近爆炸前高喊三声“fire in the hole”,以提示众人离场)。“Fire in the hole”同煤炭开采一样,都是高风险的活动,这也正是为什么我特别不习惯看到现在的人把这个词乱用一气。
“Fire in the hole”可追溯到20世纪初叶,40年代起被军方排弹部队使用,负责向地道等封闭的空间内投掷手雷的士兵也用这个词。有意思的是,20世纪20年代阿巴拉契亚山一带的私酿酒者(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来自开矿的社区)也喊这个词,不过他们喊是用来警告“缉私人员”(政府特派员)要来搜查了,有时还会点燃雷管辅助警告。
美军扔手雷前为何喊“fire in the hole”?
这个短语在战场上使用的场景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为什么美军在扔手雷前要喊“fire in the hole”?难道这是为了振奋士气吗?
实际上,这个短语的使用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美国虽然是火药的后发国家,但在将火药制作成炸药后,美国成为了最早一批在生产中使用炸药的国家之一。在煤矿开采中,矿工们在点燃炸药前会高喊“fire in the hole”来提醒大家注意安全,这个短语逐渐演变为一种警告信号。
在军事应用中,这个短语被保留下来,用于提醒士兵在投掷手雷前注意安全。有观点认为,这个短语在越南战争期间被广泛使用,因为美军经常用火炮攻击藏在山洞中的越南士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短语被简化为“fire”,但“fire in the hole”的完整形式仍然在使用。
这个短语的演变反映了人类在面对危险时的智慧和经验积累。它从一个单纯的警告信号,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甚至出现在流行文化和音乐中。然而,无论这个短语如何演变,它始终提醒着我们,在某些场合下,它可能意味着生命的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