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指标和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指标和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形势,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及其分析方法,包括经济运行数据、金融数据和其他重要指标。
14日央行公布了九月的金融数据。
M1增速-7.4%,比八月的-7.3%继续扩大,续创新低;
M1-M2的负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到-14.2%,扩大的原因是9月M2增速因为9月底股市情绪大幅反转带动理财资金回流而达到6.8%,大幅超过前值6.3%;
社融存量增速继续微幅回落至8.0%;
MLF从2.3%下调至2.0%,大幅下调了30个基点。这是央行明确表态降息的执行结果。
整体看,虽然9月末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出,但具体政策还有待落地,基本面好转尚需时间,企业盈利及企业家投资信心仍待修复,9月总体信贷投放仍然偏弱。
数据获取
除GDP为按季度发布外,大部分宏观指标是按月度发布的。宏观数据发布时间、部门时间表情况如下:
经济运行数据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CPI(Consumer Price Index),是从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判断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指标。
CPI用百分数表示,分月度、季度和年度公布。
一般来说,CPI过高(>4%)就有泡沫化风险,CPI过低(<2%)则有通缩(衰退)风险。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PPI衡量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和最终产品三个生产阶段的物价资讯,PPI上涨将加大企业采购成本,生产阶段产生的成本上涨在不能有效转嫁给消费者的情况下,企业利润会减少甚至亏损,因此PPI也是许多股市投资者重点关注的指标之一。
PPI衡量的是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所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要经过企业加工生产形成产品,然后出厂流入到产业链下游的消费市场。理论上,根据价格传导规律,企业生产加工所产生的成本通过产业链向下游扩散,最终将传导至消费者,因此通常认为PPI的变动对CPI具有一定的先导性。
我援引雪球朋友数据价投的图表和分析来做个展示(下同):
分析示例:8月份CPI是0.6%,今年整体是上升趋势,但是绝对值不高,反映经济处于通缩状态;PPI是-1.8%,同比下降,也反映了上游生产景气度处于近年同期低位水平。
采购经理指数(PMI)
PMI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趋势。PMI是相对前置的指标,PMI高反映的是经济运转良好。PMI取值范围在0至100%之间,50%为扩张与收缩的临界点;高于50%,表示经济活动比上月有所扩张;低于50%,表示经济活动比上月有所收缩。PMI 与临界点的距离,表示扩张和收缩的程度。
分析示例:8月制造业PMI为49.1,连续五个月下降,并且位于临界点以下,反映制造业持续收缩,信心不足。
就业率
就业率是反映劳动力就业程度的指标,指在业人员占在业人员与待业人员之和的百分比。就业率是各国政府非常关心的指标之一,过高的失业率往往意味着衰退和经济萎靡不振。调查失业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是政府判断经济形势、改进宏观调控和制定就业政策的重要依据,但其高低也受经济结构、经济周期、人口结构、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零)
社零是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简单讲就是进入终端消费的产品和餐饮)。
社零是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主要用于反映全社会实物商品的消费情况,包括国内消费品市场的总规模和地域分布情况、消费需求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程度、经济景气状况等。
分析示例: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2452亿元,同比增长3.4%;8月社零38726亿亿元,同比增2.1%,低于预期值2.5%,且低于上月的2.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783亿元,增长3.3%,汽车零售额增速稍低于平均值;另外1~8月全国网上零售额96352亿元,同比增长8.9%,仍然大幅高于平均值,但相比上月时有所下滑。整体来说,线上电商仍在抢占线下传统电商的市场,考虑到线下的房租、人工等高成本,线下生意应该是越来越难,而线上电商大盘仍有增长空间。
海关进出口
无论是美元计价还是人民币计价,我们都能看到4类进出口数据:进出口金额(出口+进口)、进口金额、出口金额、贸易差额(出口-进口)。
通常出口数据更受市场关注。
出口和进口的当月同比增速一般会有很明显的波动性,尤其是在一季度。供需变化是最核心的影响因素,汇率、商品价格也是重要因素。
除了关注进出口数据,也要关注贸易差额,它对人民币汇率会带来较大影响,所以市场也会比较关注。
当贸易差额大于0时就是所谓的顺差,小于0则为逆差。我国多年来一直处于货物贸易顺差之中。
分析示例:8月出口继续超预期,进口放缓。出口增速创年内新高,主要可归结于以下三个原因:i)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制造业PMI多数处于景气区间,需求旺盛;ii)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iii)考虑到美国大选前的政策不稳定性,海外客户提前备货存储的意愿加强;而进口增速下滑主要由于国内制造业PMI不及预期,内需乏力,同时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承压。
金融数据
货币供给
我国按3个口径进行货币划分:
M0:流通中的现金。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M0与消费关系密切,一般M0的数值越高,老百姓手头的钱越宽裕。
M1:M0的基础上增加了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不包括个人的活期存款)。M1也是可以随时取用的资金,能够反映老百姓和企业的资金宽裕情况。体现在现实中,就是购买力。如果M1增长,说明企业资金流转快速,高速运行,才需要大量的活期资金。代入到百姓层面,百姓只有在需要随时取用资金的情况下,才会存入活期存款,M1数值升高代表了百姓购买力的提升。
M2:在M1的基础上,又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M2主要反映潜在的购买力。
我们还需要关注M1-M2的剪刀差:剪刀差越大表明消费、投资越不活跃。实体经济活力下降。(M1-M2剪刀差对投资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果剪刀差发生转折,说明市场可能会发生反转。)
分析示例:8月M1增速为-7.3%,连续5个月负增长。反映的是居民仍然不敢消费,以及企业仍然不愿生产,体现的是实体经济活力的低迷;
M1-M2的负剪刀差则进一步扩大到了-13.6%,这个剪刀差反映的是仍然保持了相当的放水力度,但水却进不到实体经济中。
社会融资(社融)
社融是指实体经济(境内非金融企业和住户)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的活动。
社融规模指标重要性超过M2和信贷指标,它关心的是实体经济,贷款来源是谁并不重要,只要看投向。
社融既是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及企业融资便利性的现实反映,也体现了宏观政策调控的需要。
社融和M2均为先行指标,M2更多偏货币供给,社融偏货币需求。
分析示例:8月社融存量增速稍有下降至8.1%;社融增量为3.03万亿表现不错,起到最主要贡献的仍然是政府债券。
利率
利率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影响十分巨大,各国的央行调整指导利率都是慎之又慎,当利率较低时,企业和消费者有更多的钱可以花,这可能会导致经济活动和增长的增加。低利率也使企业更容易借钱投资新项目,这可以创造就业机会,进一步刺激经济。另一方面,高利率会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借贷成本,从而减缓经济增长。高利率还会导致消费支出减少,从而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同样,利率对一个国家的汇率、通货膨胀都会产生影响。
(1)中期借贷便利(MLF)
MLF是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的英文缩写,也被通俗地称为“麻辣粉”。
MFL是央行投放货币的工具。MLF的发放对象是符合监管要求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发放方式为质押。MLF的合格质押品是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银行把债券质押给央行,央行投放货币到银行)。
常见的是一年期MLF。MLF是LPR的基础。
(2)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LPR由报价银行(目前是18家)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是MLF)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得出。目前,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品种。
LPR可以说是最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指标,在金融市场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贷款利率定价
LPR是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主要参考基准,金融机构绝大部分贷款已参考LPR定价。
最近下降的存量房贷利率,也是以LPR为基准进行调整的。
2)影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LPR的调整直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贷款利率,降低LPR可以减少融资成本,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3)影响房地产市场
5年期以上LPR与房贷利率直接相关,LPR的下调会降低购房者的贷款成本,可能刺激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4)影响股市和汇率
LPR的下调通常被视为货币政策宽松的信号,可能会提振市场信心,对股市产生正面影响;同时,LPR的调整也会对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的压力。
5)反映市场资金供求情况
LPR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能够充分反映信贷市场资金供求情况,使用LPR进行贷款定价可以促进形成市场化的贷款利率,提高市场利率向信贷利率的传导效率。
6) 影响银行存款利率
LPR的变化也会间接影响存款利率,银行为了保持利差,可能会调整存款利率,以平衡收益和成本。
汇率
汇率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意味着货币价值的变化,影响国家的出口和进口,以及国内的投资和消费。货币升值,将使进口商品变得更加便宜,从而增加进口量;反之,货币贬值,将使得出口商品变得便宜,从而增加出口量。汇率对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通货膨胀和利率都会产生影响。
我们平时最关系的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人民币兑港币汇率,人民币汇率中间价_国家外汇管理局门户网站 (safe.gov.cn),这里有即时和历史的汇率数据可供查询。
当前环境下,国家热钱的流动,与美元利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息息相关,需要多加关注。
其他还经常看的指标包括存款、贷款金额和结构,比较简单,就不展开了。
其他指标数据
具体到比较大的各个行业,都有比较权威的机构统计数据定期发布,我把我常用的一些贴上来:
1、大宗商品:生意社 - 大宗商品数据商,大宗商品价格行情 (100ppi.com)
2、船运价格: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最新数据及走势图_macroview.club
3、油价:布伦特原油(OIL)-期货行情,价格走势图,新闻-新浪财经 (sina.cn)
4、煤价: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5、地产:克尔瑞CRIC研究 (cricchina.com)
6、家电:奥维云网奥维云网 (avc-mr.com)
另外,东方财富网站对宏观经济数据有专门的板块,使用很方便:
财经数据 _ 货币供应量 _ 数据中心 _ 东方财富网 (eastmoney.com)
宏观指标的分析,既要看看量级的规模,也要看增减和增速/降速的变化、结构的变化。另外也要结合多个指标进行系统分析。
没有完美的宏观指标,具体到各个指标的应用,也是可以写出大篇幅的,本文只做基础的抛砖引玉。如果想深入挖掘,朋友们可以买相关教材进行学习和练习。
我看过的两本讲解比较全面、接地气的书,推荐给大家。
1、货币金融学,戴国强老师著。
2、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手册,李奇霖老师著。
最后,我们还是要清楚,宏观是非常难预测的,即便是专业机构,也往往是盲人摸象,成功率50%。
作为一个业余投资者,知晓宏观发展情况是必须的,但我们不能期待靠预测宏观赚钱。深度研究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具体到一个个的鲜活的企业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