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经络系统中的背俞穴与募穴:定义、位置与临床应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经络系统中的背俞穴与募穴:定义、位置与临床应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shen-nong.com/chi/treatment/acupuncture_transport.html

背俞穴和募穴是中医经络系统中的重要穴位,它们分别位于躯干部位,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而募穴则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这两类穴位在诊断和治疗脏腑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医临床实践中的重要工具。

经络系统的特定穴中,背俞穴是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指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它们均位于躯干部,与脏腑关系密切。

各脏腑都有一個背俞穴,都位于足太陽膀胱經的第一側線上,大體依臟腑位置而上下排列,並分別以臟腑命名之。《難經》:「陰病行陽,俞在陽。」指出五臟有病常反應在背俞穴上,按壓相關位置有助診斷。針刺背俞穴對五臟疾病有直接作用,它們不但可治臟腑有關疾病,還兼治與本臟腑有關的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病。如肝俞(Bl 18)既治肝病,又治目疾、筋脈痙攣;腎俞(Bl 23)治腎病,又可治耳聾耳鳴、陽痿及骨髓病。

各臟腑都有一個募穴,位於所募臟腑的表面,或在任脈(單穴),或在兩旁各經(雙穴)。腹募穴可用於協助診斷,六腑有病(陽病)常在胸腹部的募穴上出現異常。治療方面,募穴可治本臟腑病及陽經經絡病症。例如胃脘痛取中脘(Cv 12);腹痛、腹瀉取天樞(St 25);膀胱經之坐骨神經痛可取中極(Cv 3)等。

俞在背屬陽,募在腹屬陰,臨床上常將兩者結合,稱為「俞募穴法」。臟病時以俞穴為主,募穴為輔;腑病時以募穴為主,俞穴為輔。例如胃痛先刺中脘(Cv 12),再取胃俞(Bl 21);肺病時先灸肺俞(Bl 13),再取中府(Lu 1)。參見下表。

脏腑
背俞穴
募穴
肺俞 (Bl 13)
中府 (Lu 1)
大肠
大肠俞 (Bl 25)
天枢 (St 25)
胃俞 (Bl 21)
中脘 (Cv 12)
脾俞 (Bl 20)
章门 (Lr 13)
心俞 (Bl 15)
巨阙 (Cv 14)
小肠
小肠俞 (Bl 27)
关元 (Cv 4)
膀胱
膀胱俞 (Bl 28)
中极 (Cv 3)
肾俞 (Bl 23)
京门 (Gb 25)
心包
厥阴俞 (Bl 14)
膻中 (Cv 17)
三焦
三焦俞 (Bl 22)
石门 (Cv 5)
胆俞 (Bl 19)
日月 (Gb 24)
肝俞 (Bl 18)
期门 (Lr 14)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