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麻黄汤:咳嗽顽疾的高效克星
厚朴麻黄汤:咳嗽顽疾的高效克星
厚朴麻黄汤源自东汉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治疗咳嗽的经典方剂。该方由九味中药组成,具有宣肺散寒、化饮止咳的功效,尤其适用于外寒内饮兼郁热型咳嗽。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厚朴麻黄汤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治疗作用,具有标本兼治的特点。
咳嗽作为一种极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其病因复杂,涵盖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失调以及脏腑亏虚等。临床治疗咳嗽的方法和方剂众多,但对于部分复杂或难治性咳嗽,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厚朴麻黄汤出自医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原文记载“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对于符合特定病机的咳嗽,厚朴麻黄汤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组成及方解
厚朴麻黄汤由厚朴、麻黄、石膏、杏仁、半夏、干姜、细辛、小麦、五味子九味药组成。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具有宣肺平喘、解表散寒、利水消肿的功效,在方中为君药,能开宣肺气,疏散在表之风寒邪气,以解除咳嗽气喘之标急。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与麻黄相配伍,一寒一温,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泄肺热而不凉遏,共成宣泄肺热、止咳平喘之功,此为麻杏石甘汤之配伍精要在本方中的体现。
厚朴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与杏仁相伍,杏仁降利肺气,二者协同,增强降气平喘止咳之力,共为臣药。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可助厚朴、杏仁降逆化痰止咳;
干姜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细辛辛温,归心、肺、肾经,二者皆为温化寒饮之要药,干姜温中散寒、温肺化饮,细辛外散风寒、内温肺脏、下气消痰,合用可驱散内伏之寒饮;
五味子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敛肺止咳、补肾涩精、生津止渴,与干姜、细辛配伍,一散一收,使肺气开合有度,既防温燥药物耗散肺气,又能止咳平喘,这三味药共为佐药。
小麦甘,微寒,归心经,养心除烦,可防方中众多温燥药物伤阴动火,为使药。
作用机制
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厚朴麻黄汤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治疗咳嗽的作用。麻黄中的麻黄碱、伪麻黄碱等成分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可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喘息症状;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钙等可能具有抗炎、解热作用,有助于减轻呼吸道炎症反应;厚朴中的厚朴酚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可减轻气道炎症;杏仁中的苦杏仁苷水解产生的氢氰酸,少量时能抑制呼吸中枢,起到镇咳平喘作用;半夏能抑制咳嗽中枢而镇咳,还可减少痰液分泌;干姜、细辛的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抗炎、平喘、抗过敏作用;五味子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小麦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对机体具有一定的滋养作用,可改善整体状态。
临床应用
运用厚朴麻黄汤治疗咳嗽,准确辨证至关重要。主症方面,咳嗽多较为剧烈,咳声重浊,咯痰量较多,痰液质地清稀,色白,可呈泡沫状,常伴有喘息、胸闷等不适。患者多有怕冷、恶风的表现,遇寒冷天气或受寒后咳嗽、喘息症状明显加重。从舌象来看,舌淡胖,舌边可有齿痕,舌苔白滑或白腻;脉象多见浮紧,提示外感风寒之邪束表,或弦滑,反映内有痰饮之象。此外,对于部分患者,除上述外寒内饮症状外,还可出现口干、心烦、咽喉肿痛等里热之象,即表现为外寒内饮兼郁热的复杂证候,此时也可运用厚朴麻黄汤,通过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和配伍进行治疗。
病例举例
患者张某,女性,48岁,因“咳嗽、喘息反复发作1年,加重1周”就诊。患者1年来咳嗽、喘息间断发作,每于秋冬季节或受凉后加重,曾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给予西药平喘、抗炎等治疗,症状可暂时缓解,但容易复发。1周前患者因外出受寒后,咳嗽、喘息症状再次加重,自行服用平喘药物效果不佳。刻下症见:咳嗽频繁,咳声重浊,咯大量白色泡沫样痰,喘息气促,活动后加剧,不能平卧,伴有恶寒、无汗,口微干,纳差,大便溏薄,每日2 - 3次,小便清长。查体: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心率90次/分,律齐。舌淡胖,苔白腻,脉浮紧。中医诊断:咳嗽(外寒内饮兼郁热证);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以宣肺散寒、化饮止咳、兼清郁热。予厚朴麻黄汤加味:厚朴15g,麻黄10g(先煎),石膏30g(先煎),杏仁10g,半夏12g,干姜6g,细辛3g,五味子10g,小麦30g,紫苏子10g,款冬花10g,黄芩10g,白术15g,茯苓20g。7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同时嘱患者注意保暖,避免接触过敏原,清淡饮食。二诊时,患者咳嗽、喘息症状明显减轻,咯痰量减少,已能平卧,恶寒、无汗症状消失,仍感口微干,纳食较前好转,大便每日1 - 2次,质软。查体:双肺哮鸣音明显减少。上方去紫苏子,加南沙参15g,继服7剂。三诊时,患者咳嗽、喘息基本消失,偶有少量白痰,无明显不适,纳食正常,二便调。复查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及哮鸣音。为巩固疗效,予七味都气丸合玉屏风散口服1个月。随访3个月,患者咳嗽、喘息未再发作。
体会与总结
在临床治疗咳嗽的过程中,厚朴麻黄汤展现出独特的疗效优势。对于符合其辨证要点的咳嗽,尤其是外寒内饮兼郁热型咳嗽,该方往往能迅速改善患者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与单纯使用西药止咳平喘相比,厚朴麻黄汤作为中药复方,不仅能针对咳嗽的症状进行治疗,还能从整体出发,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机体的内环境,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减少咳嗽的复发。此外,中药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咳嗽患者来说,更具优势。
注意事项
在使用厚朴麻黄汤时,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药物剂量的调整十分关键。麻黄含有麻黄碱等成分,具有升高血压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因此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在使用麻黄时应适当减少剂量,或改用炙麻黄以降低其不良反应,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其次,方中干姜、细辛、麻黄等药物多属温燥之品,对于阴虚燥热体质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可适当配伍一些滋阴润燥的药物,如麦冬、沙参、百合等,以制约药物的温燥之性,避免耗伤阴液。再者,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情进行灵活加减。如咳嗽剧烈,可加用百部、紫菀等增强止咳之力;咯痰量多,可加用葶苈子、桑白皮等泻肺化痰;伴有胸闷不畅,可加用瓜蒌皮、薤白等宽胸理气;若兼有表证未解,可加用荆芥、防风等解表散寒。此外,还应注重对患者的生活调摄指导,如避免受寒、注意饮食清淡、适当运动等,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和预防疾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