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里的活化石:杜仲
中药材里的活化石:杜仲
杜仲,这种被誉为“中药材里的活化石”的植物,不仅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更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广泛的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杜仲的植物学特征、历史价值、经济价值以及文化内涵。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又名胶木,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树高可达20米,胸径约50厘米。树皮灰褐色,粗糙,内含橡胶,折断拉开有多数细丝。嫩枝有黄褐色毛,不久变秃净,老枝有明显的皮孔。芽体卵圆形,外面发亮,红褐色,有鳞片6-8片,边缘有微毛。
杜仲树的生长速度在幼年期较缓慢,速生期出现于7-20年,20年后生长速度又逐年降低,50年后,树高生长基本停止,植株自然枯萎。
杜仲是中国的特有种。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淅川)、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安徽、陕西、江西、广西及浙江等省区,现各地广泛栽种。
张家界被誉为杜仲之乡,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杜仲产地。目前,江苏国家级林业基地也在大量人工培育杜仲。杜仲也被引种到欧美各地的植物园,被称为“中国橡胶树”,虽然和橡胶树并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杜仲被称为中药材里的活化石,这一称号主要源于其独特的生物学地位、悠久的历史价值以及多方面的经济价值和应用价值。以下是对杜仲为何被称为中药材里的活化石的详细解释:
生物学地位独特
起源古老:杜仲是一种在地质年代就已出现的植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第四纪冰川运动前。在冰川侵袭陆地导致欧美很多杜仲植物相继灭绝时,由于我国中部地形复杂,成功阻挡了冰川气候,杜仲得以存活。这使得杜仲成为了世界上杜仲属的唯一植物,具有极高的生物学研究价值。
珍稀性:杜仲的分布范围相对狭窄,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中和西南暖温带气候地区,如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这种分布特点使得杜仲成为一种珍稀植物,进一步增强了其作为活化石的地位。
历史悠久
药用记载:杜仲的药用价值早在西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并被列为上品。书中提到杜仲具有“久服轻身耐老”的功效,可长生成仙。这充分说明了杜仲在中药材中的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
传说故事:关于杜仲的传说故事也流传甚广,如洞庭湖纤夫的故事和陕西华山李厚孝的故事等。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杜仲的文化内涵,也进一步证明了其在中药材中的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
经济价值和应用价值广泛
药用价值:杜仲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等方面。现代药理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杜仲具有降压、利尿、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这使得杜仲在中药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价值。
食用价值:近年来,以杜仲叶为原料的杜仲茶在国际范围内也广受欢迎。杜仲雄花也含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常饮有益健康。
工业价值:杜仲富含杜仲胶,这是一种天然橡胶资源,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如防水、防扎、防辐射等。杜仲胶在轮胎、橡胶制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被誉为“植物黄金”和“中国橡胶树”。这使得杜仲在工业领域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关于杜仲的花语和寓意,存在不同的解读,具体如下:
花语
一种观点认为,杜仲的花语是“希望”。
寓意
杜仲的名字寓意丰富,包括敢作敢当、同舟共济、温柔体贴等,它还象征着独立、安康、可爱、清纯、聪颖、优雅。另外,杜仲的名字也寓指诚实、守信、忠厚善良、潜在的能力、博学多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