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高新区:创新驱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石家庄高新区:创新驱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2024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40周年,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积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日前,由河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开展的“为‘领跑者’喝彩”活动走进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地感受产业集群的创新力量。
产业集群崛起,从 “五朵金花” 到 “百花齐放”
石家庄素有 “华北药都” 之称,在生物医药创新方面成果丰硕。石家庄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正快速崛起,成为现代医药产业和技术融合的前沿阵地。依托以岭药业、石药集团、石四药集团、华北制药集团“四朵金花”的产业基础,目前园区汇聚了石药巨石、药明生物、绿叶制药、华普生物等知名生物医药企业300余家。
以岭药业构建了络病理论体系与 “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 五位一体运营模式,研发出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等10余个专利新药,积极布局化生药与大健康产品研发,形成产业发展集群,截至2024年6月30日,有效专利达860项。石药集团将创新与国际化作为核心战略,组建超2000人的国际化研发团队,去年研发投入超50亿元。绿叶嘉奥制药石家庄有限公司的绿叶嘉奥CNS药物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占地155亩、总投资30亿元,是绿叶制药集团全球战略性布局的第8大基地,也是国内领先的首个自主创新精神类药物国际化生产基地。
数据显示,2023年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达1078.6亿元,成为全市首个营收突破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营收超600亿元,预计年底将超1200亿元。
技术创新赋能,助力产业腾飞
石家庄高新区在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不断发力,为产业链的质量和效率提供保障。国际生物医药园引进国家药监局特殊药品检查中心,可为石家庄市强化特殊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与企业研发创新提供支持服务,同时加快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石家庄实验室建设。
以岭药业在数字化物流管理领域积极探索,推进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其现代化智慧仓储系统保障药品运输配送高效安全。石药集团投入约200多亿元进行创新药物产业化、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技术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并成为国家确定的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链主企业。近期,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内华普生物疫苗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开工,总投资52亿元,规划占地177亩,将建设国内一流疫苗生产基地。
项目加速推进,产业迈向新征程
众多生物医药项目在石家庄高新区加速推进。“我们项目从去年4月份开工建设,同年9月就完成了生产区域的主体封顶,今年4月份开始启动生产设备安装,7月底就投入了试运行。”11月15日,记者见到绿叶嘉奥制药石家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超时,他正在微球制备车间里带领技术人员检查着生产设备。尽管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但王超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却溢于言表:“我们的工厂从基建施工,到设备安装调试,再到投产试运行,整个工期比预计提前了3个月,达产的速度带来的是机会和领先。”
据绿叶嘉奥制药研发副总裁田京伟介绍,绿叶嘉奥制药落户石家庄一年多,已经有5个新药获批上市,未来还将有多个一类新药落地石家庄。目前全国在FDA获批上市的新药7个,绿叶嘉奥就独占2席。其微球生产车间高度自动化、信息化,采用先进技术,生产线规模领先,可年产微球200万支,作为国际化生产基地供应全球市场。
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系统,通过选商精准配置产业布局,已引进生物医药类项目87个,总投资201亿元。该园区作为石家庄重点打造的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生物医药产业于2023年底跨上千亿级产业集群新台阶,拥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已上市一类新药8个,在研一类新药74个,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开启了以新质生产力打造产业新优势的新征程。园区规划展馆内预留空白区域,将留给未来入园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彰显其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与期待。
石家庄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在创新驱动下正加速逐梦 “中国好药”,未来有望为河北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奔赴更辽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