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著名寺院:白马寺、灵隐寺、寒山寺、相国寺、少林寺
中国最著名寺院:白马寺、灵隐寺、寒山寺、相国寺、少林寺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佛教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而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寺院不仅是僧侣修行的场所,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瑰宝。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五座最著名的寺院,感受它们独特的魅力。
寺院:读音sìyuàn;英文名temple;monastery;指供奉佛菩萨的庙宇场所,有时也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但一般是指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寺院是出家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是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也是出家僧众修行的所在,后来逐步发展为具有多种综合功能的建筑群。可是你知道这些寺院么?想要找到答案,还是跟着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被誉为“释源宗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国外友人出资在白马寺兴建了一些具有外国风格的佛殿,包括1992年修建的“泰国风格佛殿”和2010年竣工的“印度风格佛殿”。占地约3.4万平方米,有大小建筑百余间。寺院坐北朝南,为中轴对称格局,布局规整,主次分明。寺内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清凉台,两侧还有钟鼓楼、门堂、云水堂、客堂、斋堂、祖堂、禅堂、方丈院等附属建筑。
2. 灵隐寺
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始建于东晋时期,原名“灵鹰寺”。相传1400多年以前,今秦岭湾门前,有一座笔架山,笔架山左侧,是块凤凰朝阳地。原先这里荆棘纵横,荒无人烟。后有一吴姓僧人在山后住,打柴种地为生。一天,僧人在笔架山丛林打柴,因为天热,将道袍脱下,挂在树枝上,又去忙活。忽然,一只大雁凌空而下,将袍叼走,向南飞去,至灵隐寺落下。吴僧望空向南一路追来,但见此处绿树森森,翠柳成荫。绿影婆娑间,一岭土坨南头北尾;前饮碧水绿荷,后交浮菱青湖;左右两侧隆起两扇翼状土丘;整个地貌有如巨鹰卧地。吴僧人感悟为神灵指点,遂于此焚香祷告,搭棚立寺,故名“灵鹰寺”。
3. 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因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而闻名于世。寺内殿宇大多为清代建筑,没有严格的中轴线。寒山寺山门前面的石拱圈古桥是江村桥,桥堍与山门之间那垛黄墙称照壁。山门两旁两棵古樟。黄墙内古典楼阁飞檐翘角,右为枫江楼,左为霜钟楼,都源于枫桥夜泊诗。佛龛背后一尊威风凛凛的将军像,面朝里,对着大雄宝殿,手拿金刚杵,也叫降魔杵,那是韦驮,位居四大天王手下的三十二神将之首。
4. 相国寺
相国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原名“建国寺”,后改名为“相国寺”。清重建的相国寺规模远逊于唐宋,其格局基本保存至今,寺内古建筑群由南向北,沿一条中轴线整齐排列,主体建筑正门、二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和藏经楼共五重建筑。中轴线两侧,是对称式的两列阁楼式建筑,东侧是东厢房(即东阁,或称观音阁),西侧是西厢房(即西阁,或称地藏阁)。
5. 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以武术闻名于世。其建筑群主要包括三部分:常住院(即人们通称的少林寺,以下均称谓“少林寺”)、塔林、初祖庵(附近有达摩洞)。少林寺在鼎盛时期规模很大,可惜在1928年,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把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统统毁于一炬。仅剩山门、立雪亭、千佛殿等,现在看到的主体建筑都是之后重建的。
这五座寺院不仅是中国佛教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