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烫了水泡怎么办?医生教你正确处理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烫了水泡怎么办?医生教你正确处理方法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576058

轻度烫伤后出现水泡怎么办?是否需要立即就医?如何正确处理水泡以避免感染和留疤?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轻度烫伤后水泡的正确处理方法,帮助您在家中自行处理烫伤,促进伤口愈合。

烫伤发生即刻的处理方法

烫伤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处理至关重要,可以减轻受伤程度。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1. 冲洗是首选操作,而不是浸泡、冷敷或冰敷;
  2. 如果无法冲洗,才考虑浸泡;无法浸泡,考虑冷敷;尽量不要使用冰敷;
  3. 使用常温自来水进行冲洗,没必要使用消毒液;
  4. 尽量冲洗的时间久一些,最好能冲洗30分钟以上;
  5. 至少冲洗到痛觉消失;
  6. 受伤以后的6小时内,冲洗都会有很好效果。

关于上药

很多人会纠结于上哪种药物的问题。其实,刚烫伤的时候,不要纠结于涂什么药,而是应该正确地冷疗,以及准备一些无菌物品方便以后换药治疗。

建议去附近药房买一些创可贴或医用无菌纱布以及医用胶布、棉球、碘伏,以备后用。

药膏主要的作用是止痛和防止创面干燥成痂,因为一旦成痂,底下的渗出液就出不来了,容易感染。

上药之前要先消毒,推荐使用碘伏消毒,也可以使用专业的消毒水洗必泰(醋酸氯己定溶液)。禁止使用酒精、碘酒一类的液体。

伤后数小时的处理

判断是否形成水泡。水泡有时候不会马上就起来,而是慢慢形成。甚至会到第二天起床,才发现起了水泡。

如果伤口没有起水泡,就不用进一步处理。皮肤红斑引起的刺痛会很快好转,不必担心。大部分情况也不需要用药,如果比较担心,或者比较疼痛,可以使用一点芦荟胶保湿。

水泡形成以后,要不要弄破?这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

水泡到底弄破好还是不弄破好呢?

其实学术界本身对此也有争议。为什么那么简单的问题还会存在争议呢?

我这里举个例子,让您先知道一下原理:水泡就好比一包牛奶,包装袋是水泡皮,感染就是里面的牛奶(水泡液)变质了。

在密封良好的情况下,牛奶是可以存放一段时间的。所以水泡皮没破的情况下,可以暂时保证不感染的。但是就算密封的再好,几天之后,里面的牛奶也会变质,包装也会自己涨破。所以什么时候弄破包装袋,就有一定的争议。

实际上,这个问题也不必太纠结,大部分烫伤的水泡再小心也会自己破,能吸收的不多。况且水泡破不破,对于后期是否留疤也没有决定性的作用。不管水泡是否破裂,正确地处理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包装破损,如果不处理,牛奶就非常容易变质,这时最好把里面的牛奶都倒出来,让包装袋尽量干瘪,或者索性把包装袋整个撕开,晾干。水泡也是一样,如果出现感染的迹象,就要尽早弄破水泡。

那么多大的水泡可以保留呢?

如果水泡不明显隆起,只是平平的一点,可以保留水泡皮,等待自愈。

我个人建议:如果大于一个拇指指甲盖,或者水泡起的很快(6小时内明显高出),亦或者评估下来感染风险很高,那么建议戳破水泡。

保留水泡的风险在于,水泡可能会慢慢变大,把周围正常的皮肤也撑开变成水泡。

需要注意的是:在工具没到的时候,还是建议暂时保留一下水泡皮,因为如果没有敷料覆盖,破裂的水泡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感染。

等到药房购买的工具到了以后,就可以动手戳破水泡了。先用碘伏消毒一下水泡及周围(注意不能用酒精),使用干净的镊子,在水泡边缘,最好是靠下的边缘,也就是水能流出来的位置,轻轻撕开一个小孔,孔尽可能的大,哪怕撕掉一半水泡皮都没有太大问题。不用担心疼痛的问题,一般不会有任何感觉。

敷料覆盖操作

处理完水泡,上完药,应该要覆盖敷料。小的水泡使用创可贴,稍大的使用纱布,也可以使用专业的泡沫敷料。

创可贴和纱布等外敷料的作用并不仅是保护创面,更重要是吸收水泡里的渗液,所以敷料必须紧贴水泡,才能压出水泡里的液体。

有些部位比较疏松且容易活动,比如虎口部位,仅用创可贴难以贴紧,可以用绷带或者胶布增加压力。

换药频率

建议每天换药一次。至少两天换药一次。每次上药前记得要消毒。

伤后第4天左右的处理

这个时候会面临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去掉水泡皮。

伤后4天左右的时间点,水泡皮留在创面上的意义已经不大了,推荐完全去除。

有些情况下是可以的:如果此时水泡周围很干燥,伤口不痛不痒,也没有一圈红晕,那么基本上就不会有大的问题了。伤口一周后再碰水比较安全。

这种情况是最理想的,也是最轻的。

再严重一点的话,会有一个肿痛的过程,我们称之为“炎症反应”。

具体表现为类似感染的伤口周围红肿,但是程度相对比较轻,伤口感觉疼痛或者瘙痒。

很多病友会认为是因为自己之前处理的不好,或者碰水了,造成了感染,其实并非如此。

这个过程本身的生理意义在于:聚集血液里的白细胞,让身体准备好应对可能的感染。

“炎症反应”的阶段,建议去除水泡皮,避免进一步引起感染。

感染的伤口会红肿得很厉害,一般下肢的伤口会疼的没办法走路。此外还会流脓,臭味等体征。如果出现“红、肿、热、痛、斑、味、脓液、发烧”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就是感染(发炎)的表现。

发生以上情况,就必须要尽快去除水泡皮,有条件的话要赶紧就医治疗,再自己处理恐怕不妥。

如果实在不能就医,推荐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处方抗菌药物,请至药店或网购)外涂后包扎起来,并且停止使用一切摸上去油油的“烫伤膏”。

感染伤口至少一天换药一次。

关于洗澡

水泡没破的时候可以洗澡,洗澡时尽量保护好水泡。

水泡破裂的情况下,建议一周内不要洗澡,因为除了容易感染外,还会引起疼痛。这段时间内,可以用一些防水的泡沫敷料覆盖伤口后洗澡;或者用保鲜膜将伤口裹住之后再洗。

如果洗澡的时候破了,或者进水了,也不要惊慌。洗完后把水泡里的液体尽量挤出,然后消毒、上药、包扎就行。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