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弹幕就是新"黑暗森林"?霍布斯在四百年前开了第一枪
匿名弹幕就是新"黑暗森林"?霍布斯在四百年前开了第一枪
如果你曾被《三体》中"黑暗森林法则"的冰冷逻辑震撼,那么霍布斯在1651年出版的《利维坦》会告诉你:人类早就在地球上演过更残酷的文明实验。在这本政治哲学"硬核科幻"里,没有三体人,但每个人都是举着"猜疑链"的猎手——霍布斯笔下的"自然状态"世界,正是人类社会的黑暗森林:没有法律、道德与秩序的蛮荒大地上,所有人对所有人宣战,"暴力与死亡的恐惧"像引力波般笼罩每个角落。
但霍布斯不是刘慈欣式的悲观主义者,他给出了比"执剑人"更现实的破局方案:用理性缔造"利维坦"——这个被赋予绝对权力的国家巨兽,不是独裁者,而是人类亲手打造的"宇宙安全声明"。就像《三体》中威慑纪元的平衡,《利维坦》揭示着文明存续的终极悖论:我们既要警惕权力的利维坦吞噬自由,又需要它的獠牙震慑人性深处的"降维打击"。
当Z世代在社交媒体上经历着信息战的"黑暗森林",在匿名评论区上演着"隐藏自己,清理别人"的戏码时,《利维坦》突然变得比任何赛博朋克小说都更具预言性。霍布斯像穿越时空的执剑人,提醒着每个沉浸在虚拟世界的年轻人:你们正在用键盘构筑的新世纪"自然状态"里,是否正在重演四百年前的思想实验?
翻开这本书,你会找到比"毁灭你与你何干"更深邃的答案——关于我们如何在猜疑链的宇宙中,建造属于人类的"引力波天线"。毕竟,理解"利维坦"的运作机制,或许才是地球OL玩家通关黑暗森林的终极攻略。
《利维坦》是英国政治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经典之一。全书以社会契约论为核心,探讨了国家的起源、权力的本质以及社会秩序的基础。霍布斯从"自然状态"的假设出发,描绘了一个没有法律和权威的社会中,人类彼此竞争、冲突和不安的状态,提出"人对人是狼"的著名观点。他认为,为了摆脱这种混乱,人们必须通过契约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主权者,以确保和平与安全。
《利维坦》(Leviathan)是英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政治理论奠基者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于1651年发表的一部著作。本书系统探讨了人之本性、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公共权威与个人自由、政教关系等重要论题,深刻阐述了机械唯物论、自然状态理论、社会契约论、绝对主权学说等核心思想,在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用英语写成的最伟大的、也许是独一无二的政治哲学名著"。
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部经典名著,在汉语学界几经翻译,却至今没有产生一个经得起推敲、精准可读的译本。目前,《利维坦》共有十来个中译本,除了朱敏章译本和黎思复、黎廷弼译本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参考价值之外,其余皆不足观。
朱译本是汉语学界的第一个《利维坦》全译本,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后来多次再版发行。译者朱敏章,字志卿,河北大兴人,1916年前后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20-1922年先后任天津南开学校教员,河北永清存实学校校长,1923-1928年任北京清华学校教务处秘书,1928年任战地政务委员会教育部主任,1929年任国民政府外交部参事,后来参加过"新中国建设学会"和日伪组织"华北棉产改进会",可谓学优则仕,然误入歧途,不知所终。朱译本使用浅近的文言文。就《利维坦》在汉语学界的译介和传播来说,朱译本有开创之功,而且至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不过,由于古汉语缺乏与西方哲学相对应的丰富的术语、概念和语法结构,加上译者对原著理解不精及肆意删节,朱译本与原文在意思上多有出入。
黎译本是时隔五十年后商务印书馆推出的第一个现代汉语译本,收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多次重印、再版,是在汉语学界流行最广、阅读最多、影响最大的《利维坦》中译本。译者黎思复,广东顺德人,1927年广州起义时为中山大学学生,20世纪50、60年代任广州文史馆研究员。另一位译者黎廷弼(?-1990),广东顺德人,法国巴黎大学法学硕士(1933),民国时期曾任广东法学院教授、广东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政治教官、国立商学院教授,著有《法学通论》等。除了对原作理解不精、未能传达原作精义以外,黎译本最大的问题是对专业术语不敏感,译名混乱,例如,把名词"reason"主要译成"推理",有时译成"推论"(比如"用不着加减法的地方就与推论完全无缘")"理性","理智"(比如"人造的理智"),不一而足。其实,霍布斯笔下的"reason"作为名词,可统一译成"理性","reason"作为动词及其动名词"reasoning",可统一译成"推理"。另外,黎译本有许多从朱译本中承袭而来的译法,比如"权势"、"自然律"等,尽管算不上错译,精审则未必,而像"征记"这样的奇怪表述,则是本于朱译本"徽记"一词,并因形近而致误。总体而言,黎译本为汉语学人理解《利维坦》提供了良好基础,然其错误和缺陷,也是显而易见,比比皆是的。
这里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对《利维坦》现有中译本的错误或缺陷进行逐一列举和辩正。对那些充满错误的译本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批评,就是给出一个替代性的正确译本。有人说,翻译只分坏的翻译和较不坏的翻译。其实不然。翻译更像是解数学题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对原文的理解,以及相应的汉语表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唯一的最优解。
关于本书的翻译,我要在这里表达几份感谢。首先,感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先生,我负笈燕园期间,有幸忝列门墙,并以霍布斯政治思想为题写作硕士学位论文,假如没有这一机缘,或许就不会有今天这项成果。其次,感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余云海博士,云海兄专攻霍布斯,博学洽闻,头角峥嵘,组织过为期逾两年的《利维坦》线上读书会,并与我讨论过第十三至十八章、第三十一章、第四十三章的译文初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令我获益良多,尤其是使我注意到英文版power对应着拉丁文版potentia和potestas二词,并决定把它相应地译成"力量"和"权力"。复次,感谢东方出版中心陈哲泓编辑和所有同仁,哲泓兄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我的投稿,并就译文提出了实质性的修改建议,帮助我避免了许多可能的错误。最后,感谢爱妻亚琴和爱女美纶,她们的爱和陪伴,使我得以一直平心静气地沉湎于自己热爱的学术事业。至于译本中可能存在的错误,责任均由我一人承担,并切望读者指正。
段保良
2024年5月15日于古都西安
作者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英国哲学家,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者,他对国家和法律的根本问题进行了精深思考,亦有许多其他主题的著作,涵盖历史、几何学、伦理学、物理学、神学及法学等。他的主要著作有《利维坦》《论公民》《论物体》《比希摩特》等,并译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和《荷马史诗》。
译者段保良,陕西师范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中西政治思想史研究,已发表译著《形而上学论》《新政治科学》《希腊化、罗马和早期基督教》《中世纪晚期》《自传体反思录》《尼科洛的微笑:马基雅维利传》《马基雅维利全集·书信集》等。
霍布斯的《利维坦》是西方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性著作,举世流传,影响深远。段保良博士的新译本严谨信达,简洁晓畅,忠实再现了霍布斯的深邃哲思和行文风格,值得珍视。
——李强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利维坦》是西方现代政治哲学的经典巨著之一,也是研习西方政治哲学的必读书。这个新译本精准传达了原作精义,关键术语多有推敲,必将极大地推进汉语学界的霍布斯政治哲学研究。
——吴增定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献辞
引言
第一编 论人
第一章 论感觉
第二章 论想象
第三章 论想象的推演或相续
第四章 论言语
第五章 论理性和知识
第六章 论意愿运动的内在开端,即通常所谓激情;及表达激情的言语
第七章 论推衍的终点或决断
第八章 论通常所谓的智识德性;及其相反的缺陷
第九章 论各科知识
第十章 论力量、身价、尊严、荣誉和资质
第十一章 论品行的差异
第十二章 论宗教
第十三章 论关乎人类幸福与苦难的自然状态
第十四章 论第一和第二自然法,论契约
第十五章 论其他自然法
第十六章 论人格、授权人和被代表的事物
第二编 论国家
第十七章 论国家的原因、产生和定义
第十八章 论创建的主权者的权利
第十九章 论几种创建的国家以及主权者权力的继承
第二十章 论家长的支配权与专制的支配权
第二十一章 论臣民自由
第二十二章 论政治的与私人的臣民组织
第二十三章 论主权者权力的公仆
第二十四章 论国家的营养和繁衍
第二十五章 论建议
第二十六章 论国法
第二十七章 论罪行、脱罪与减罪
第二十八章 论惩罚与奖赏
第二十九章 论使国家削弱或解体的事物
第三十章 论主权代表者的职分
第三十一章 论自然的上帝国
第三编 论基督教国家
第三十二章 论基督教政治原理
第三十三章 论圣经各书的数目、年代、宗旨、权威和解释者
第三十四章 论圣经各书里的灵、天使和默示的意义
第三十五章 论上帝国、神圣、圣洁和圣礼在经文中的意义
第三十六章 论上帝之言与先知
第三十七章 论奇迹及其用处
第三十八章 论永生、地狱、得救、将来世界和救赎在经文里的意义
第三十九章 论教会一词在经文里的意义
第四十章 论亚伯拉罕、摩西、大祭司和犹大诸王时上帝国的权利
第四十一章 论我们蒙福的救主的职分
第四十二章 论教会权力
第四十三章 论一个人被接纳进天国的必要条件
第四编 论黑暗王国
第四十四章 论曲解经文引起的属灵黑暗
第四十五章 论魔鬼学以及外邦人的其他宗教残余
第四十六章 论源于虚空哲学和荒诞传说的黑暗
第四十七章 论这种黑暗产生的利益及其归属
回顾和总结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