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戊”忘我,小心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戊”忘我,小心肝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962669


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是踏青访友好时节。但初春乍暖还寒,各路病邪展露拳脚,“流感”、“诺如”仍不绝于耳。此刻放松大意,另一位不速之客也会找上门来。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中医五行中肝属木,应春季。故春季养肝护肝正当时,若不善待它,或许就会给你点“炎”色看看,比如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个大家族,其中甲肝、乙肝等我们耳熟能详,而对于“戊肝”这个名字是否有点陌生?这回我们就来聊一聊它。

戊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戊肝)是指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属于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

病因

主要因误食被HEV污染的食物、水源等,造成急性肝脏损伤,引发炎症反应。

传播途径

HEV通过污染饮用水、食物、餐具等,直接或间接经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猪、牛、羊等主要肉食来源普遍带有HEV,食用未煮熟的肉类是感染HEV的重要危险因素。孕妇感染HEV后,可引起流产和死胎,还可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导致新生儿戊肝。

临床表现

戊肝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有乏力、恶心、食欲减退、厌油、腹胀、尿黄、肝区压痛、黄疸等,当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高危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见于青壮年及中老年人。老年人和孕妇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患戊肝后进展成重症肝炎的风险相对较高。一般患者的病死率为1%~5%,孕妇的病死率则可高达20%以上。

检测指标

肝功能:感染戊肝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显著性升高,可达正常上限的20~50倍,一般ALT升高更加明显。

血清病原学:检测血清中抗-HEV IgG和(或)抗-HEV IgM呈阳性。

诊断与治疗

有急性肝炎临床表现,肝功能异常且血清抗-HEV lgG和(或)抗-HEV lgM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即可确诊。

目前无特异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经科学的治疗后可痊愈,总体预后良好。

恢复期

饮食要清淡,忌食油腻、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不宜吃多油、多糖的食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多补充维生素,新鲜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还要摒弃不良嗜好,抽烟、喝酒、烫头熬夜三件套是肝脏最害怕的,肝脏得不到休息,身体免疫力下降,使戊肝长期不愈或复发,还会导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各类并发症。

预防和消毒

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对于经常在外就餐的高风险人群、集体生活人员等,建议接种戊肝疫苗。一般人群平时多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非必要接种。

HEV对高温、紫外线、含氯消毒剂和酒精均敏感,患者使用或接触过的物品可按需通过以上方式消毒。

自2012年起,连续12年戊肝的发病数超过甲肝,已成为最常见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类型,且有上升趋势。甲肝的死亡率约为0.01%,戊肝的死亡率为1%~5%,谁危害更大,高下立见,戊肝的防治更需要大家多多关注呀!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绵绵细雨,滋润大地,春暖花开,又逢一年一度赏花季。朋友们在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时,也要多注意身体,保护好我们的小心儿肝!

本文原文来自宝山疾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