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老人迷路难回家 爱心人士暖心施援手
四位老人迷路难回家 爱心人士暖心施援手
近期,石家庄市接连发生4起老人走失事件,所幸在民警和公交工作人员的及时帮助下,老人们均与家人团聚。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社会对老年人走失问题的关注,同时也为有老人的家庭提供了重要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公交工作人员(左)助老太太(右)与家人团聚。
轨道交通分局民警帮老太太找到家人。
四位老人接连走失 民警和公交工作人员施援手
6月24日下午,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市场派出所东购警务站民警在辖区巡逻时,发现一名八旬老人独自一人无人陪伴,便上前询问。民警了解到,老人记忆力不太好,独自出门后记不清家庭住址,只依稀记得女儿在附近上班。于是,民警开始四处走访查找,最终在某通讯城成功找到老人的女儿。女儿看到老人安然无恙,激动地对民警连声道谢。
6月25日20时许,晋州市公安局总十庄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巡逻时发现,一名80岁左右的老人独自在路边徘徊。民警立即上前询问情况,老人言语含糊不清,不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及家庭住址,也没有携带手机及其他证件。见状,民警先将老人带回派出所休息,并为老人准备了水和食物。之后,民警经多方调查得知,老人系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民警很快与老人的家属取得了联系,家属得知消息后迅速赶到派出所将老人接走。
6月29日,老人的家属王先生将一面印有“热情服务 廉明高效”的锦旗送到总十庄派出所民警手里,对民警帮忙找回老人表示了由衷感谢。
7月2日17时3分许,石家庄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警员杨建晓在“市二中”地铁站巡逻至安检口处时,看到一名七八十岁的老人走向了警务室求助。老人头脑不太清楚,她断断续续地说,她出门去公园散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市二中”地铁站,现在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警员注意到,老人胳膊上带着一个手环还写着电话,便拨通了手环上的电话。老人的家属表示,会马上过来接老人。随后,警员先带老人到警务室休息,并为老人准备了热水。17时25分许,老人的家属来到了“市二中”地铁站警务室。“要不是你们打来电话,我们都不知道她几点能回来,也不知道去哪里找,太谢谢你们了!”老人的家属说道。看到老人及家属安全离开后,警员继续返回自己的岗位开展巡逻工作。
7月4日8时23分许,张保民驾驶2环2路公交车行驶至银龙小区站时,车厢内一名老太太走到后门,下车时很是犹豫,她四下张望好像在找人。见状,张保民怕老太太下错站,赶紧询问她要在哪站下车,老太太含含糊糊说不清楚,之后又回到座位上坐下。张保民则继续行驶并一路上留意着她的举动。到了终点站后,张保民和老太太沟通后发现,老太太还是说不清楚目的地,就把她带回了所属的68路车队站务室和工作人员说明了情况。
工作人员看到老太太有些焦急,就给老太太倒了一杯水,一边安慰她一边和她耐心沟通。老太太只知道自己姓常,家庭住址和家人联系方式都记不起来。不久后,常老太太的家人通过公交热线“96599”和路队取得了联系。通过和工作人员进行核对,家人终于得知,他们寻找的老人在68路车队站务室。
约20分钟后,常老太太的儿媳妇辛女士匆匆忙忙地赶到路队站务室,看到老太太安然无恙,这才松了一口气。她感动地握着工作人员的手一个劲儿道谢。辛女士说,她婆婆今年76岁了,记性不太好,婆婆和公公一起出了门,不知怎么回事儿就走散了。家人得知后,特别着急,一直忙着寻找,幸亏走失的老人得到热心的公交工作人员帮助,才让家人们虚惊一场。
失智和缺乏看护的老人成为走失的主要人群
近年来,关于老人走失的新闻时常见诸媒体,其中失智和缺乏看护的老人成为走失的主要人群,而老人一旦走失,每每急得家人团团转。
桥西公安分局留营派出所民警邓建忠告诉记者,今年5月4日,他和同事在新华路幸福城小区附近的街头巡逻时发现,路口有一名推着自行车的老太太正在问路。路人发现老太太在街头四处张望的样子不对劲儿,便主动上前询问。在现场,老太太说,她姓梁,说不清自己家在哪儿,但却记得老伴白大爷的手机号。民警拨通电话得知,梁大妈家住在十几公里外的地方,于是便送她回了家。
白大爷对记者说,老伴儿时而清楚时而糊涂,像这样的情况有近十年了。之前,她也走失过两三次,但离家都不是很远,家人很快就能找到。这一次,梁大妈竟然骑自行车跑到了十几公里外的地方,让一家人很是担忧。“以前,我们给她带过定位器,但她总不拿,出门也经常忘带手机,每天要往外跑五六次,一个人都看不住她。”白大爷说。
邓建忠告诉记者,近期,他已经送四五名老人回了家,而他的同事们几乎每人都有同样的经历。68路车队工作人员则表示,近期,已有两名老人乘坐2环2路公交车时迷路,通过各方工作人员努力寻找有关线索,最后联系上了他们的家人。记者查阅以往老人走失的相关新闻报道后发现,走失老人的年龄多在七八十岁,其中,老人存在失语、失智、失忆等特征的情况较为常见。
老人外出时 应随身携带 相关标识信息
面对接连有老人走失的情况,石家庄警方给出五点应对措施:
1.老人外出时,尽量由家人或陪护人员陪同,避免老人独自离开家人的视线范围,防止老人走失。
2.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让老人背诵家庭住址以及重要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并且告诉他们,尽量避免前往人多或交通复杂的场所,与家人失散时,尽量留在原地等待。
3.制作标识牌、防丢手环或为老人制作身份信息卡,上面注明老人的姓名、家庭住址、病史、家庭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可放在老人的衣袋内或是悬挂在老人的脖子上,也可将标有身份信息的布片缝在老人的外套上,这样一来,在老人走失后,能够更快地联系上其家人。
4.经常给老人拍摄生活照等照片,一旦发生老人走失情况,家人应立即报警,并向警方提供其近照等资料,以方便寻找老人。
5.一旦家中老人走失,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科学理智应对。可以找到老人近照,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求助,耐心说明老人走失的时间、地点和老人的姓名、年龄、体貌特征、衣着等信息,留下自己的联系电话和姓名,并保持通信畅通。
本文原文来自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