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王维唐诗鉴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王维唐诗鉴赏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ruiwen.com/wenxue/wangwei/701799.html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綦毋潜弃官归隐做法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仕途上的不得意之情。下面是《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王维唐诗鉴赏,欢迎阅读。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王维
明时久不达,
弃置与君同。
天命无怨色,
人生有素风。
念君拂衣去,
四海将安穷。
秋天万里净,
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
扣舷明月中。
和光鱼鸟际,
淡尔蒹葭丛。
无庸客昭世,
衰鬓日如蓬。
顽疏暗人事,
僻陋远天聪,
微物纵可采,
其谁为至公。
余亦从此去,
归耕为老农。

王维诗鉴赏
綦母,复姓,指王维的好友綦母潜。据《新唐书·艺文志》载:“潜字孝通,开元中由宜寿尉入为集贤院待制,迁右拾遗,终著作郎。” 著作郎秩九品,綦母潜“食之无味”,于是潇洒地弃官而去,还归江东。

好友归隐,王维赋此诗相送。

“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开篇四句,从感慨时遇写起,从自己和友人的相通之处写起,这样就一下子缩短了心理距离,更容易产生心灵的共鸣。诗人并未抱怨怀才不遇,而是乐天知命,劝慰友人要有坦荡的胸襟。但细品味,我们又发现,诗人虽然节制感情,但终不免流露一丝如怨如慕,不绝如缕的无可奈何之情。总之,这几句诗中包含的感情十分复杂。

“念君拂衣去”以下八句,描绘了想象中的友人归隐之乐:“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和光鱼鸟际,淡尔蒹葭丛。”如水的秋色,明净的天空,鲜红的落日,辽远的澄江,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这江天一色的自然里,人的心绪也随之飘到了天之涯、江之头了。友人在悠悠清夜,皎皎月光之下驾一叶扁舟,扣舷而歌,荡漾在如烟似雾的芦苇丛中,没有悲喜,没有错愕,有的只是与大自然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般的晤谈—— 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又是那么和谐空灵。这几句诗富于清淡之味,隽永之趣,如花落香浮、月印水底,清空闲远,神韵超然,一切都已溶入那空灵的梦境之中了。

“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顽疏暗人事,僻陋远天聪。微物纵可采,其谁为至公。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最后八句写自己对宦仕生活的厌倦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我不想在这所谓的“昭世”奔走了,我已白了双鬓,倦了心灵,官场中的种种手段,我终究学不会,也不愿学。我离皇帝总是那么远,无人赏识,无人荐举,还是象你一样归隐田间吧!如此结尾,既抒发自己的不得意之情,又表明了对友人生活道路的充分肯定。

王维不仅是杰出的诗人,还是著名的画家。在他的笔下,诗与画是“道通为一”的。这首诗中间八句描绘友人隐居生活的画面,就明显地表现出了“诗中有画”的特点,这首诗也是以“净、澄、清、明、淡”等语言上的冷色调合成了一种“单纯的静穆”,突出了自然界的清幽、静谧。诗中的景物呈现出一种和光一片、浑融无迹的特点:青色的夜空、蒹葭,皎洁的月光、水光,物物融合,没有明显的轮廓,没有明显的界定,犹如一幅上乘的水墨画。

这首诗不仅有诗情、画境,还有一种空灵的禅意。

在描绘隐居之乐时,诗人融入其中,心无挂碍,以空灵之心审视空灵之境,泯灭了主客的对峙、物我的差别,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一种晶莹、剔透的境界。

词句注释

⑴綦毋(qí wú):复姓,指王维的好友綦毋潜。

⑵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不达:不得志,不显贵。

⑶弃置:不被任用。

⑷天命:上天之意旨,由天主宰的命运。

⑸素风:纯朴的风尚,清高的风格。

⑹拂衣:振衣而去。谓归隐。

⑺安穷:安于穷困。

⑻扣舷:手击船边。多用为歌吟的节拍。

⑼和光:柔和的光辉。和光同尘,指混合各种光彩,与尘俗相同,形容才华内蕴,不露锋芒。

⑽澹(dàn)尔:恬静安然的样子。蒹葭(jiān jiā):荻与芦苇。

⑾无庸:平庸,无所作为。昭世:政治清明的时代。

⑿顽疏:愚钝而懒散者。多用作自谦之辞。

⒀僻陋:谓性情偏执,见识浅陋。天聪:对天子听闻的美称。

⒁微物:细小的东西,小的生物。此处作自称之谦词。

⒂至公:最公正,极公正。

白话译文

在政治清明的本朝很久都没有显达,我和你一样不被重用。

天命如此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但你依然有着清高的品格。

想到你官归去,将在远廷的地方安然过着贫穷的生活。

秋季的天空万里明净,日暮时分九江上空无ー人。

在悠悠清夜里,在皎洁的月亮下击打着船边。

柔和的光照耀着鱼鸟栖息的水边,安然荡漾在蒹葭丛中。

平庸的我寄居在清明的今世,老的发一天天变得像蓬草一样。

愚钝而懒散的我疏于人情世故,偏执浅陋的我不被天子知晓。

微小如我虽然有可采之处,但谁能真正做到天下至公呢?

从此我也想要离开,回归也想做一个老农民。

整体赏析

此诗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开篇四句从感慨时遇写起,自己与友人一样都遭遇弃置而“明时久不达”,一瞬间便缩短了两人心灵的距离,更容易产生共鸣。但是诗人并未抱怨怀才不遇,而是乐天知命,“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两句实属巧妙,足见胸襟。诗人虽然劝慰友人,自言要有坦荡的胸怀,但终不免流露不受重用之下的无可奈何之情,因此这几句诗中包含的感情十分复杂。

“念君拂衣去”以下八句,描绘了作者想象中的友人归隐之乐:秋色如水,天空明净,落日熔金,澄江辽远,在这江天一色的自然里,人的心绪也随之飘到了天之涯、江之头了;而到悠悠清夜明月当空之时,驾一叶扁舟,扣舷而歌,荡漾在如烟似雾的芦苇丛中,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又是那么空灵。这几句诗富于清淡之味,隽永之趣如花落香浮,月印水底,清空闲远,神韵超然,一切都已溶入那与大自然的如梦境般的晤谈之中了。

“无庸客昭世”至结尾八句,写出了作者所感所愿:双鬓已然斑白,心灵已然疲倦,帝王总是那么遥远,无人愿为我举荐。不愿再在这“昭世”中奔走了,不如与君一同归隐田间,做一个安分躬耕的老农吧。结尾既抒发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感,又表现了对于友人归隐生涯的赞同与欣赏。看起来诗人似乎是扯远了,其实言远意近,还是围绕送别这一中心的。

王维笔下的诗与画是“道通为一”的,这首诗中间八句描绘友人隐居生活的画面,就明显地表现出了“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中的景物和光一片、浑融无迹,青色的夜空、蒹葭,皎浩的月光、水光,物物融合,没有明显的轮廓,没有明显的界定,犹如一幅上乘的水墨画。诗歌的主旨是对友人弃官归隐一事的抒情感慨,对当朝政治有委婉的不满和批评,中心则是赞美友人的高风亮节,想象隐居生活的清贫淳朴和闲逸之乐,宣扬一种与世浮沉、和光同尘的人生哲学,感情浓至而用语平和,是诗人真性情的自然流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