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出都二首·其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出都二首·其二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shiwenv.aspx?id=6ca832f223c1

金朝灭亡后,诗人元好问北游燕京,面对故都依旧、国事已非的景象,不禁追昔感今,心情沉重。这首《出都二首·其二》就是他在离开燕京后,回到忻州时所作,诗中通过登台回望旧都燕京的视角,将诗人所见的萧条景象、心中的亡国情思,表现得既委婉,又深挚。

出都二首·其二

元好问〔金朝〕

历历兴亡败局棋,登临疑梦复疑非。

断霞落日天无尽,老树遗台秋更悲。

沧海忽惊龙穴露,广寒犹想凤笙归。

从教尽刬琼华了,留在西山尽泪垂。

寿宁宫有琼华岛,绝顶广寒殿,近为黄冠者所撤。(作者自注)

译文

兴亡的世事历历分明,本已像摆开的败局残棋,登临时却仍然疑是梦境,又怀疑这一切似是实非。

眼前,残霞凌乱,落日苍凉,只有那长天无尽,乔木已老,遗台犹在,逢秋日更觉伤悲。

沧茫的大海上,忽然惊骇于龙穴的暴露,冷凄的广寒殿,仍然想望着凤笙的回归。

索性让琼华岛连同广寒殿一起铲平,只留下西山,让它承载着无尽的泪水。

创作背景

蒙古太宗乃马真后二年(1243)秋,元好问应元中书令耶律楚材的儿子耶律铸的招请,北游燕京。故都依旧,而国事已非,诗人追昔感今,心情十分沉重。冬天,他离开燕京,回到忻州后,写下了这一组七言律诗。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二首。

赏析

首联,叙写诗人登临心境。“历历兴亡败局棋”,以“历历”状“兴亡”,足见其清晰分明;以“败局棋”喻“兴亡”写出了金国的灭亡,已成定局。起句,写出了兴亡的世事,历历分明,就像摆开的败局残棋,金国的灭亡,已不容置疑,但次句,诗人却说“登临疑梦复疑非”,登临时却仍怀疑这是梦境,又怀疑这一切似是实非。

颔联承首联写“登临”所见。“断霞落日天无尽,老树遗台秋更悲”,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日景象。残霞凌乱,落日苍凉,长天无尽,乔木已老,遗台犹在,逢秋日更觉伤悲。这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颈联由现实转入神话,写“登临”所思。“沧海忽惊龙穴露,广寒犹想凤笙归”,诗人由眼前的实景联想到神话传说中的龙穴和广寒宫,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尾联是诗人由“登临”所引发的悲痛情感的总爆发。“从教尽刬琼华了,留在西山尽泪垂”,诗人希望将琼华岛连同广寒殿一起铲平,只留下西山,让它承载着无尽的泪水。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委婉,又深挚。

这首诗写景极妙,诗中通过登台回望旧都燕京的视角,将诗人所见的萧条景象、心中的亡国情思,表现得既委婉,又深挚。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