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疾控局提醒:长期反复咳嗽,警惕是这个传染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疾控局提醒:长期反复咳嗽,警惕是这个传染病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30A07YTC00

近年来,全球多个国家百日咳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被专家称为“百日咳再现”。国家疾控局数据显示,2024年1-3月,我国百日咳累计发病人数近6万,其中3月病例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33倍。面对这一情况,国家疾控局近日正式印发了百日咳防控方案(2024年版)。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百日咳的相关知识和预防要点。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少数可经密切接触传播。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症状是“无热咳嗽”,即患者往往不发高热,临床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有深长“鸡鸣”样吸气性吼声。尤其是婴儿感染后,症状多不典型,易出现气促、呼吸暂停、呕吐等。

各年龄人群都可能百日咳发病,其中没有打过疫苗的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风险最高。在疫苗大规模应用前,百日咳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也曾是全球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咳嗽可迁延持续2~3个月,所以取名“百日咳”。

百日咳为什么会“卷土重来”?

由于接种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衰减和百日咳鲍特菌变异,全球很多疫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检测技术的提高也是百日咳检出率增加的一个因素;有些患者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这也是造成疾病传播的原因之一。患者、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传染时间长。

百日咳有什么症状?

百日咳的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卡他期(持续1~2周):表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轻微咳嗽、鼻塞、低热、结膜充血等,多无高热。

  2. 痉咳期(持续2~6周,亦可长达2个月以上):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特点为成串的、接连不断的痉挛性咳嗽后,伴一次深长吸气,会发出一种高音调鸡啼样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大量黏痰,昼轻夜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痉咳次数随病情发展而增多。常在咳嗽后出现呕吐,可致面部、眼睑浮肿,眼结膜出血,鼻衄,气胸,重者颅内出血。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咳嗽后常会引起发绀、呼吸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此期一般持续26周,亦可长达2个月以上。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常无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持续23周。

  3. 恢复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痉咳逐渐缓解,咳嗽强度减弱,发作次数减少,鸡鸣样吼声逐渐消失,阵发性痉咳症状缓解。多见于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以肺炎最常见,亦可并发呼吸暂停、脐疝、肺不张、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脑病等;可因剧烈咳嗽喂养困难导致营养不良。

百日咳如何预防?

《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指出预防方案:

  1. 一般预防:呼吸道隔离至少到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5天,对于未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隔离期为痉咳后21天。做好住院患者所在房间通风,做好房间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接触患者时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严格执行手卫生。

  2. 暴露后预防:以下人群建议暴露后预防:未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的婴幼儿、家庭内和托幼机构的密切接触者、新生儿病房医务工作者,在暴露后21天内(尽可能暴露后1~2周内)接受药物预防或者紧急接种疫苗预防(我国尚无6岁以上儿童和成人用含百日咳成分疫苗),药物选择、剂量、疗程与治疗相同。

  3. 疫苗接种: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是白喉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菌苗、破伤风类毒素(DTaP)三联疫苗。接种时间为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通常疫苗接种3~5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12年后抗体几乎消失。若有流行时易感人群仍需加强接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