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文物说历史:孔明碗——夹层的奇思妙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物说历史:孔明碗——夹层的奇思妙想

引用
1
来源
1.
https://hssbwg.cn/index/index/newsshow.html?id=540

在黄石市博物馆的一次社教活动中,60余名学生及家长共同探索了一种名为“孔明碗”的古代瓷器。这种看似普通的碗,却蕴含着令人惊叹的智慧与巧思。

志愿讲师简介

杨洋,拥有10年主持经验和8年幼儿口才教育经验,擅长与孩子们交朋友,传递快乐,助力梦想。

南宋(公元1127—1279年)龙泉窑影青刻花瓷孔明碗

碗,是一个听着再普通不过的词了,但它历史悠久、形制丰富,其中不乏一些至今仍困扰学术界的器型,比如今天介绍的孔明碗。

孔明碗,其最大的特点是由两只碗粘接而成,两碗中间留空,外面碗底心有一圆孔相通,人们便因这“孔”而将其美称为“孔明碗”,又叫诸葛碗。

听名字就知道孔明碗和诸葛亮有着不少的渊源,民间流传着诸葛亮和孔明碗的传说:

诸葛亮为光复大汉天下,在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后,仍不断北上攻魏。其中最经典,也是最让后世泪目的就是“六出祁山”。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强劲对手司马懿。司马懿尽管屡战屡败,但他深知诸葛亮天命将尽,常言道“食少事烦,其能久乎”。诸葛亮听闻此事后,为迷惑敌人,便用双层碗进食,吃了好几碗饭,表明自己身体尚好,实际仅上层有饭。后来,人们称这种双层碗为孔明碗。

但事实确实如此吗?

据考古发现,目前能找到最早的诸葛碗的实物是在宋代,此时距离诸葛亮的时代已过了近八百年。也许,这只是后人想为此碗增添传奇色彩。

孔明碗的设计与普通的碗构造不同,那这精妙的夹层设计到底有什么用呢?

1.保温

有专家认为孔明碗就是一件日用品,主要用于食物保温,有“温碗”的作用。将开水从外碗底的孔注入碗的中间夹层,再用一个特制的木塞塞住碗底的圆孔,就可以保持碗内食物的温度。但是考古资料中尚未发现与之伴出的“木塞”,所以也只能是一种假设。

2.供奉祭祀

也有专家认为这种夹层碗为当时皇室所用,是用作供奉祭祀的器物。夹层碗的碗面很浅,只要稍稍放上一点儿食物,就像装了满满一大碗,既表达了丰衣足食的祈福之情,又可以节省食物,真是一举两得。

课程的最后,博物馆陶艺坊的王克娇老师引导同学们深入探索孔明碗精巧的内部结构,利用陶土制作出了精致的孔明碗模型。

孔明碗的出现给中国陶瓷史增添了精彩绝伦的一笔,使陶瓷的种类更加丰富,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此次社教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到孔明碗所包含的非凡智慧及设计巧思,而且提高了同学们对传统陶瓷工艺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