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升:府城小伙独创鞍马动作惊艳汉城奥运
王崇升:府城小伙独创鞍马动作惊艳汉城奥运
王崇升,这位来自海南府城的体操运动员,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创造了一段传奇。他不仅为中国体操队赢得了男团铜牌,更以其独创的"王崇升转体"动作惊艳了世界体操舞台。
从顽皮孩童到体操健将
1975年,8岁的王崇升在府城四小读书,因好动调皮被选为体育委员。学校里有田径、体操、武术等多个项目,教练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来安排练习。王崇升因四肢修长、比例得当被分到体操组进行练习。当时,他对体操这项运动完全没有概念,只是觉得翻、滚、跳好玩儿。
1977年,广东省体校到海南选拔运动员苗子,王崇升被选中,成为广东省体操队的一员。从进入省队开始,王崇升正式开始了竞技体操运动员的训练生活。省队的训练远比在海南的"玩"辛苦。每天早上5点半就要开始出早操,中午短暂地休息后训练到下午6点半。日复一日的艰辛训练,远离家乡的孤独时常盘踞在这个11岁的小男孩心中,王崇升也有很多次想放弃,但不服输的他总鼓励自己"再试试,再试试!"
14岁时,王崇升代表广东体操队参加了全国青少年体操比赛,获得了好成绩,当年被选入国家体操集训队。进入国家队后,王崇升不断获得突破,在多项国际赛事上取得佳绩:1984年获美国"太平洋杯"体操赛鞍马冠军;1985年获美国"美洲杯"国际比赛吊环、双杠、自由体操三项冠军;1986年参加第十届汉城亚运会,获体操男子团体冠军和男子跳马第3名……
独创鞍马动作惊艳奥运
1988年,王崇升拿到了第二十四届汉城奥运会的入场券。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王崇升心情很激动,但更多的是紧张。奥运会是运动员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舞台。王崇升说,当时自己的心里只想着动作和比赛,无暇顾及其他。
在汉城奥运会上,王崇升参加了竞技体操单杠、全能和团体比赛。最让人惊喜的,还是他在鞍马比赛中亮相的新动作——托马斯起倒立转体180度,再接托马斯起倒立,下接正交叉。按照国际体联的规定,体操动作需要在世界级的比赛上完成后,以完成者的名字命名。当年,王崇升在鞍马、全能和团体比赛中都完成了新动作,被国际体联命名为"王崇升转体"。"这个动作我练了2年多。"王崇升说,该动作是教练为其量身打造的,根据他的个人训练特点为其创造并加以训练。这也是王崇升当年参加奥运会的"法宝"之一。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王崇升获得了男子单杠第四、男子全能第六和男子团体第三名的成绩。"如果发挥得好,应该还能取得更好的成绩。"随后,王崇升在多项国际比赛中获得冠军,后来因伤未能重返奥运赛场,这也成为他运动生涯中最大的遗憾。
退役后的体育推广之路
1993年,王崇升正式退役,他虽然告别奥运赛场,但却从未离开过运动。王崇升在海南和广东等地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管理和推广工作,让更多人爱上体育,参与到运动中。
2008年北京奥运会,王崇升以观众的身份回到奥运赛场,观看了体操、田径等多项比赛。"在中国选手做出难度动作时、在他们落地时,会替他们感到紧张。"王崇升说,每届奥运会,他都会守在电视机前收看现场直播,感受奥运的氛围。
现在,王崇升听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歌《手拉手》(《Hand In Hand》)仍心潮澎湃。"参加奥运会的每个瞬间就像电影一样在眼前回放,历历在目。"这是王崇升最喜欢的歌曲之一,他还记得当年开幕式上的演唱者,能随口哼出这首歌的旋律,用脚打着节拍,好像回到体操运动员的时光。
王崇升期待,未来有更多的海南籍运动员出现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
王崇升近照。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王崇升参加竞技体操男子鞍马比赛。(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