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经常喝牛奶,或增加这两种癌症风险
研究发现:经常喝牛奶,或增加这两种癌症风险
近年来,关于乳制品与癌症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是科学界的关注焦点。近日,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和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BMC Medicin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研究,首次对中国人群乳制品与癌症风险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经常食用乳制品会增加患癌风险,特别是肝癌和乳腺癌的风险。
这项研究分析了来自中国十个不同地区的510,146名中国成年人的数据,这些参与者之前都没有癌症病史。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为三组:经常乳制品消费者(至少每周一次)、每月乳制品消费者和从不或很少食用乳制品。
研究人员通过国家癌症和死亡登记处的数据以及健康保险记录,追踪了参与者约11年的时间,以确定新的癌症诊断,包括致命和非致命事件。
研究结果显示,经常食用乳制品的人患癌风险总体上增加了9%。具体而言,每天多摄入50克乳制品,肝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2%和17%。
值得注意的是,乳制品摄入与结直肠癌、前列腺癌或其他任何类型的癌症之间却并没有明显关联。
这些发现引发了人们对乳制品与癌症之间可能存在的生物学机制的思考。研究人员认为,乳制品摄入可能会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水平,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并与多种癌症的较高风险有关。此外,牛奶中的女性性激素(如雌激素和黄体酮)可能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而乳制品中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可能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此外,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我们的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乳糖酶,这可能导致乳制品被分解成增加癌症风险的产物。
然而,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结果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他们也强调,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调查中国人群乳制品与癌症风险之间关系的基础,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总之,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我们期待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揭示这一复杂的关系,并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建议。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