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婴儿般的睡眠”:真相可能与你想象的完全不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婴儿般的睡眠”:真相可能与你想象的完全不同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05A04A9500?media_id=&suid=

一说到“婴儿般的睡眠”,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香甜、酣畅、雷打不动,做梦都想要一个婴儿般的睡眠。真实情况却可能是困得要死睡不着、睡着了却突然翻身要醒了的感觉、睡过一个周期后就接不上觉……有时候真不知道怎么带了。

婴儿睡觉喜欢动来动去,还发出声音

如果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婴儿期孩子睡觉动来动去,还发出声音,比如咕哝、哭喊、微笑、皱眉或呜咽。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孩子睡不好,一听见声音就冲进去抱起他们,实际上,你这样做可能会不小心打断孩子的睡眠,这是为啥呢?

睡眠可以分为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 REM)睡眠期和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睡眠期。其中NREM又可以细分为3个亚期:N1期、N2期和N3期,其中N3期被称为 “深度睡眠”或“慢波睡眠”。夜间的睡眠是REM和NREM交替出现的,其中还有短暂的清醒期。

婴儿的睡眠周期是逐渐变化的,在3月龄以内宝宝的入睡过程是从REM阶段转入NREM期,单个睡眠周期约50-60分钟,并且小婴儿快速动眼睡眠的比例更高。

在这个阶段,大脑比较活跃,容易受外界影响,这也是小婴儿不容易哄睡且更容易醒来的原因。

所以,当你发现孩子发出声音时,别着急去抱起TA,可以等几秒/几分钟,确定TA是否是真的醒了

而到3月龄以后,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 REM睡眠比例逐渐下降、REM-NREM周期逐渐延长,以及转向成人的入睡模式。

对于成人来说,是从昏昏欲睡状态经NREM睡眠期进入睡眠,单个周期持续90-120分钟

婴儿睡醒间隔短,睡一会就容易醒来

睡醒间隔,指的是从醒来到下一次入睡之间的时间。而睡醒间隔的另外一个反应点就是白天的小睡次数。

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受昼夜节律的驱动,通常在同一时间感到疲倦,同一时间醒来,也通常不是一定需要白天小睡一觉。那么对于一个晚上睡眠8小时,而白天不需要小睡的成年人来说,睡醒间隔为16小时。

而对于小婴儿来说,TA们不受昼夜节律趋势,而是由睡眠压力决定的,当他们饿了、尿了、不舒服或不再疲倦时就会醒来。

而且年龄越小,睡醒间隔越短,白天的小睡次数也越多。每一次清醒之后,需要积累足够的睡眠压力然后再次入睡。

不过,在3月龄以后,睡眠逐渐趋于稳定,3-6月龄小婴儿的睡醒间隔大约是90-120分钟;而7-9月龄,清醒间隔则为2-3.5小时(取决于是白天2觉还是3觉)。

另外,从美国睡眠学会的推荐图表可以看出来,虽然孩子睡眠间隔短,但睡眠时长还是遥遥领先的。0-3月龄通常睡眠时长为14-17小时(波动较大,没有绝对推荐);4-11月龄婴儿的睡眠需求通常是12-15小时,而成年人的睡眠时长通常是7-9小时。

婴儿睡眠习惯弱,环境要求高

能否自主睡着也是睡眠能力的重要部分。

对于成年人来说,大部分是依靠自主入睡的。对于小婴儿来说,抱走摇、萝卜蹲、抱睡、拍睡······在小婴儿中是常见的现象,而他们自主入睡的能力往往在6月龄以上才逐渐趋于成熟。

你现在了解婴儿的睡眠了吗?这样的“婴儿般的睡眠”你还想要吗?哈哈,还不如队友的睡眠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