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千年宋城赣州:一座承载历史记忆的文化名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千年宋城赣州:一座承载历史记忆的文化名城

引用
1
来源
1.
http://wz.gndaily.com/2020zhuanti/0604/

赣州,这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被誉为“江南宋城”。这里不仅保存着完好的宋代古迹和古城样貌,还承载着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的足迹。从雄伟的古城墙到古老的浮桥,从郁孤台到八境台,每一处景点都诉说着赣州独特的历史故事。

千年古韵 风景独好

赣州

为什么被称作“ 宋城”

这是因为赣州城至今完好地保存着宋代古迹和古城样貌,包括古城的主要街巷、排水设施、防御工程、重要建筑遗址以及当时的规划建制情况,其保存之完整、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全国也独一无二,被专家学者誉为宋城博物馆。苏东坡、赵抃、周敦颐、程颐、程颢、辛弃疾、文天祥等众多宋代先贤与赣州渊源深厚。

  • 赣州古称“虔州”,简称“虔”,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赣州位于章贡两江合流处,为千里赣江第一城。

  • 赣州还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全国

文明城市

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

国家

森林城市

千年古韵 风景独好

第一站

宋城孤品:【古城墙】

犹如一条长龙,任凭岁月更迭、风雨变换,始终环抱着古城、守护着古城

人们习惯上把赣州现存的古城墙称作“宋城墙”。它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砖城墙,1996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孔宗翰任赣州知州时,为了解除江水年年灌城的灾害,冶铁锢基,把原有的土城墙改造成砖石城墙。从那以后一直到现在,赣州古城墙历经千年,不断得到修缮、加固,炮城、瓮城、城楼、护城河等设施非常齐全,整个城池开有镇南门、西津门、北门、涌金门、建春门、百胜门等多座城门。如今,赣州保存完好的宋城墙长度达3.6千米,是海内外游客到达赣州必游的名胜古迹。与此同时,千年古城墙至今还在为赣州城的防洪发挥着重要作用。

赣州古城墙上很多砖都刻有文字,据调查统计,赣州古城墙共有各种不同内容的铭文砖521种,最早的一种铭文砖是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留下的。这些铭文砖真实记载了历朝历代对城墙进行修缮、加固的情况。

赣州现存古城墙长达3.6公里

城墙上的铭文砖

城堞和瞭望口

赣州城墙在贡江边的涌金门

八境台下的炮城和瓮城

千年古韵 风景独好

第二站

江上巨龙:【古浮桥】

从建春门穿过古城墙,来到章江边,只见江面上横卧着一条由百只木舟连接而成的巨龙,上面铺着木板,供南来北往的人们踏过大江,进出古城。这就是著名的赣州浮桥了。

赣州古城被章江、贡江和赣江三条大江环抱,南边原来还有护城河,被称为是个浮州。为了沟通赣州城内外联系,方便百姓来往和货物交通,赣州从宋代开始便在章贡两江之上架设浮桥。

西津桥

赣州最早架设的浮桥是位于西津门外章江之上的西津桥。那是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至1077年),由赣州知军刘瑾主持建造。那座浮桥现在已经没有了。

惠民桥

第二座浮桥是在南宋乾道年间(公元1165年至1173年)由知军洪迈在贡江上架设的“惠民桥”。这座桥后来改名东津桥,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建春门浮桥。

南河桥

第三座浮桥是在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至1189年)由知军周必正在南门外章江上架设的南河桥。南河桥一直使用到1990年,直到南河大桥建成通车才被拆除。

热烈祝贺2020年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赣州召开

品千年宋城古韵 赏客家风土人情

千年古韵 风景独好

第三站

毓秀清江:【郁孤台】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吟到的郁孤台,就在赣州市区西北的贺兰山上。

郁孤台始建年代无法考证,据专家考证应不晚于唐。现在的郁孤台是1983年按照清代同治年间样式重建的。历代文人贤士如苏东坡、黄庭坚、赵抃、文天祥、王阳明、汤显祖等都曾登台写下名章佳句。但其中最脍炙人口的,还是辛弃疾的这首词。

登上郁孤台,凭栏眺望,四周风景尽收眼底。章江之水清如明镜,正合“郁孤台下清江水”的诗意。  

千年古韵 风景独好

第四站

泼墨瑰宝:【八境台】

八境台下春水生,涌金门外万舟横

赣州有则民间顺口溜:三山五岭八境台,十个铜钱买得来。八境台指的是古代赣州城内的八座亭台,到今天仍保存完好的还有两座,那就是郁孤台和八境台。八境台高大坚固,登临台上,赣州城周边景色一览无余。

八境台位于赣州城东北隅的古城墙上,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在八境台下,章江和贡江合成一条大江——赣江。这里是千里赣江的起点,凭栏遥望,只见两江汇合处江水浩荡,一直向北奔流到天边,那种情景,十分壮观。

八境台建成至今曾多次遭遇火灾又多次重建。现在的八境台是1984年开始重建的,1987年落成,共3层,高28米。新建的八境台斗拱飞檐,画梁朱柱,琉璃盖瓦,整个建筑溢彩流金,凭江而立,巍然壮观,气势挺拔。

八境见图画

郁孤如旧游

有趣的历史故事

关于八境台,有个很有趣的历史故事。最早主持建造八境台的是北宋时的孔宗瀚。八境台修好后,孔宗瀚登台一看,四周景色那么美,就画了八幅画,取名叫《虔州八境图》。

后来孔宗瀚调到密州去当太守,而密州的前任太守是苏东坡,两人在交接的时候,孔宗瀚请苏东坡在他的《八境图》上题诗。

苏东坡当时并没有到过赣州,但他12岁时他的父亲苏洵到过,回来后给他讲过赣州天竺山的胜景和白居易为天竺寺题诗的手迹和石碑。苏东坡是个大文豪,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想像力,这样看着画很快就把八首描写赣州八景的诗写好了。

后来,苏东坡被贬谪岭南,途经赣州(当时叫虔州)时,得以亲身登临八镜台,在遍览周边的旖旎风光之后,深感原诗“未能道其万一”,遂补作《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

红土地上览胜迹,客家巷陌展风情,八境台下寻古意,赣江两岸听涛声

宋城赣州的古迹还有很多很多,如灶儿巷、福寿沟、通天岩等等。赣州建城有2100多年的历史,拥有众多瑰丽的名片:红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摇篮、阳明圣地、世界橙乡、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生态家园……热忱欢迎您到赣州来旅游观光!

福寿沟:罕见的古代城市排水系统,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福寿沟是赣州古城地下古代砖石排水管沟系统,因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寿二字,故名福寿沟。至今仍完好畅通,并继续发挥作用。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古代良心工程

通天岩:江南第一石窟,开凿于唐兴盛于宋

通天岩石窟至今保留着唐朝至宋代的石龛造像三百五十九尊,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一百二十八品,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灶儿巷:赣州历史文化街巷的一个典型代表

灶儿巷位是宋代赣州阴街的东段,清时很多衙役住在这里,而衙役统一穿的服装是黑色服装,叫皂色,所以有人把他们叫做皂役,他们住的地方就叫做皂儿巷。后来谐音就变成了“灶儿巷”。

走进这里仿佛走进历史

红色故都 客家摇篮

江南宋城 阳明圣地

江西赣州欢迎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