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语“绝地天通”源自何人?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语“绝地天通”源自何人?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oxuemeng.com/chengyu/495485.html

“绝地天通”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成语,最早见于《书·吕刑》。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天地神人关系的独特理解,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

成语出处

《书·吕刑》记载:“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孔颖达的传注解释说:“重即羲,黎即和。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是谓绝地天通。言天神无有降地,地只不至於天,明不相干。”

这段话的意思是,通过重黎的命令,使得天地各得其所,人于其间建立固定的纲纪秩序。

历史典故

颛顼帝的传说

上古时期,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建立自己姓氏的有十四人。嫘祖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也就是青阳,青阳被封为部族首领,居住在江水;另一个叫昌意,也被封为部族首领,居住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传说一日她看见瑶光之星穿过月亮,像一道美丽的彩虹,心有所感,后来就有了身孕,生下了儿子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黄帝升天后,就由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顼帝。

《国语·楚语下》的记载

楚昭王向观射父询问《周书》中关于重、黎使天地不通的说法,观射父回答说:“古时候,人与神是分开的。那些精诚专一、智慧通达、圣明远见、聪明洞察的人,能够成为沟通神明的觋和巫。他们负责制定祭祀的规矩,选择合适的牺牲、器物和服饰。那些了解山川祭祀、宗庙事务、礼节威仪的人,成为祝官。那些熟悉四时变化、祭祀用品的人,成为宗官。这样,天地神民各司其职,秩序井然。”

但是到了少皞时期,九黎扰乱德行,人神混杂,祭祀混乱。颛顼帝即位后,任命南正重掌管天事,火正黎掌管地事,恢复了原有的秩序,这就是“绝地天通”。

结语

“绝地天通”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天地神人关系的独特理解,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秩序和文化传统的演变。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文化的一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