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反洋人洋教宣传版画:一场特殊的舆论战
1890年反洋人洋教宣传版画:一场特殊的舆论战
1890年代,正值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西方列强的入侵不仅带来了军事和经济上的压迫,也引发了深刻的文化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反洋人洋教宣传版画应运而生,成为当时中国人民反抗西方侵略、维护传统文化的重要舆论工具。这些版画通过夸张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抵触情绪,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心态。
1/ 12
1891年,反洋人洋教宣传版画,画中把洋人比作“羊”,把洋教比作“猪精”。这是一场基于当时历史条件,反抗西方列强入侵的舆论战。这些版画在各省份广泛流传,并且部分清朝官员参与了出版印刷事务。图为二羊四猪匍匐在一头脚踩祥云的雄狮面前,已经奄奄一息。
2/ 12
灭怪献俘图。在与洋人洋教的战斗中大胜,带着俘虏班师回朝。
3/ 12
众虎灭羊图。自然反映地是中国人齐心协力打败入侵的列强。
4/ 12
杀猪宰羊图。杀猪宰羊用来祭祀,既告慰祖先,也告诫后辈子孙不能忘记这血海深仇。
5/ 12
猪精恶报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生前作恶多端,死后会下十八层地狱,遭受酷刑,这个宣传很符合社会民众心理。
6/ 12
鬼拜猪精图。告诫人们要堂堂正正为人,上拜天地下拜父母,怎么可以跪拜皮毛未脱的洋人洋教。
7/ 12
齐团灌食图。给猪灌潲水,看得出民众对洋人洋教是极端仇视的。
8/ 12
打鬼烧书图。在当时的民众心中,洋教是邪教,与中国传统的儒道释正教背道而驰。
9/ 12
猪羊杂交图。这些人头猪身和羊头人身的怪物,让人辨不清谁是男谁是女。
10/ 12
小儿失肾图。这幅图告诫人们洋人洋教会让中华灭种,不可轻信。
11/ 12
谨防鬼计图。树林中隐藏着洋人,告诫官绅庶士看清列强真实面目,齐心协力救助中华。
12/ 12
猪羊归化图。一群猪羊跪拜在麒麟周围,洋人洋教最终会被中华文化征服。四夷咸宾,万国来朝,这是古人治国的理想。不过要达成这样的目的,须得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这些版画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化的复杂态度。一方面,它们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西方侵略的强烈反抗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当时社会对西方文化的误解和偏见。这些版画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研究晚清社会心态和文化冲突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