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初藏传佛教眼中的儒家图景:以《土观宗派源流》为视角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初藏传佛教眼中的儒家图景:以《土观宗派源流》为视角

引用
1
来源
1.
http://3g.yjbys.com/bylw/qitaleilunwen/151497.html

清初时期,随着藏汉文化交流的深入,藏传佛教界首次出现了系统阐述儒家文化的代表作——土观罗桑却季尼玛的《土观宗派源流》。该著作不仅展现了藏传佛教对汉地儒家的首次全面阐述,更是藏传佛教与汉地儒学趋向会通的标志性文献,在藏汉文化交流认知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一、藏传佛教对儒家文化的认知视角

在《土观宗派源流》中,土观将汉地的学术派别分为儒、释、道三教,并以"星、月、日"来比喻三教在汉地的影响和地位。他认为,虽然汉地的学术派别众多,但最为重要的是儒、释、道这"三教"。如同星、月、日先后在苍穹升起一样,儒、道、释三教先后在汉地依次兴起。这种观点虽不符合历史事实,但却体现了土观作为一名藏传佛教学者以佛教为本位判释"三教"的基本立场。

二、《如星的宗派儒家学说的源流》的内容概述

《如星的宗派儒家学说的源流》是土观对儒家基本认知的系统表述。虽然该节文字不多,但内容却极为广泛,涉及了汉地儒家的本义、起源、经籍、学术、理论、士群以及儒佛关系等问题,体现了土观儒家认知的深入程度和藏传佛教特色。

三、土观对儒佛关系的调和观点

土观的基本立场是佛教的,但对儒家并不排斥,而是主张儒家和佛教两者并行不悖,并借鉴藏、汉传佛教传统的说法,极力调和两者的关系。他认为,早期儒家之所以没有论及轮回因果等佛教学说,是因为考虑到当时还不是接受轮回涅槃学说的法器。他还认为孔子及朱子等对释迦牟尼极为推崇,四书五经和朱子并不抨击佛教,表明其试图贯通佛儒的努力趋向。

土观对汉地儒家的源流和特点的系统阐述,是儒家图景在藏传佛教视域下的首次完整呈现。其立足于"初儒教如星、次道教如月,最后佛则如日"的基本判教立场,提出"‘儒’字是文字之名,意谓文字之道"、"‘儒教’为教训之书,或明理之学"、"儒起始于汉地所有的皇帝中最古的伏羲皇帝"、"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和导师"等观点,较为明确地区分了"儒"、"儒教"、"儒学"的内涵和特点。其清理了儒学特别是易学在藏地的影响以及藏地对孔子、易学的谬见,不仅映射出此前儒学对藏地的影响,而且体现出当时藏传佛教对儒学认知的进一步深化,在藏传佛教与儒学交流认知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