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00多万吨,巴西牛肉快速抢占我国市场!国产牛肉输在哪里?
每年200多万吨,巴西牛肉快速抢占我国市场!国产牛肉输在哪里?
近年来,中国牛肉市场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进口牛肉,尤其是巴西牛肉,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不仅满足了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还对国内肉牛养殖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市场的意义。
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牛肉价格不涨反跌!
目前,我国牛肉价格持续下降,远渡重洋进口而来的牛肉,价格比本土牛肉更低!
截至2024年5月,我国猪肉价格比年初上涨3.3%,而牛肉价格却下降12.9%,一涨一跌反映了不同的市场格局。不是牛肉没人吃了,而是进口牛肉大行其道,远渡重洋而来价格反而比本土牛肉更低,这才导致牛肉价格持续走低,其中尤以巴西牛肉进口量最大。超200万吨巴西牛肉,是如何占领我国市场的呢?
逐年攀升的牛肉进口
2023年,我国本土牛肉产量为753万吨,而消费量达到1027万吨,差出来的270多万吨,全靠进口牛肉来满足市场需求。
自2016年以来,我国进口牛肉的数量就逐年攀升,而且增速越来越快。2016年当年,我国进口牛肉只有58万吨,其中还包括各类牛下水。
到2018年,牛肉进口达到103.9万吨,进口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关口,本以为这可能就是巅峰,没想到这只是开始而已。
2019年,牛肉进口量达165.9万吨,增幅超过60%;2020年,牛肉进口达到214万吨。三年时间,牛肉进口量实现翻倍增长。
到2023年,我国牛肉进口达277万吨,进口量每年都呈现上涨趋势。巨大的进口量,其中又以巴西牛肉占比最高。
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巴西向我国出口的牛肉,突破200万吨,占据我国牛肉进口来源国的头把交椅。
进口量之所以如此大,主要得益于巴西牛肉物美价廉。2022年,巴西牛肉对我国出口总额为118亿美元,平均到每公斤牛肉上,折合大约6美元。
2023年,巴西对我国牛肉出口总额为94.9亿美元,平均每公斤牛肉成本约4.75美元,就算加上关税和增值税,平均成本也只有5.93美元/公斤左右,折人民币大约42元。
这样的价格,大约只有澳大利亚牛肉的一半。至于价格更亲民的巴西牛腩产品,其售价甚至低于我国本土牛肉。
低价让巴西牛肉在我国大行其道,2024年一季度,我国牛肉及牛下水进口量达到79万吨,巴西依然是主要供应国,稳居第一的位置。
阿根廷、乌拉圭紧随巴西之后,也是我国牛肉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细数之下,这些国家都位于南美地区。
其实再早点时间之前,美国也是我国牛肉的主要进口国之一,只是后来两国经贸关系紧张,再加上有了更好的替代国家,美国牛肉才逐渐退出我国市场。
同样都是养牛卖肉,为何美洲的牛肉就能做到价格更低呢?甚至经过长途运输后,进入我国之后价格仍比本土牛肉低。
巴西牛肉为何价格低?
价格低的原因在于养殖成本低,这又得益于美洲地区天然的优势。
首先,巴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为养殖业带来了先天优势。巴西国土面积851万平方公里,是南美地区最大的国家,大部分国土都位于热带。
巴西背靠亚马逊雨林,肥沃的土地、充足的光照和丰沛的降雨,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巴西是咖啡、蔗糖和柑橘等农产品的最大生产地,大豆和牛肉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规模化的养殖,让巴西牛肉价格更具竞争力。
其次,中巴两国的友好关系,也为牛肉进出口营造了良好环境。2023年4月,巴西新当选的总统卢拉率团访华,进一步促进了两国经贸关系。
这次访问结束后,我国的工业品大量进入巴西市场,而巴西的农产品对我国出口大量增加,对两国的老百姓而言,都得到了巨大实惠。
第三,便利的海运条件和航运枢纽,也为巴西农产品出口提供助力。桑托斯港作为拉美地区的航运枢纽,集装箱处理能力已超过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港,成为南美地区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
依托桑托斯港便利的海上运输条件,巴西农产品可以快速装箱发运,便捷的海运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也让巴西牛肉更具竞争力。
优良的自然条件、我国良好的外交及商贸关系、便利的海运条件,多方面因素综合起来,让巴西牛肉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拥有更具吸引力的价格。
而低价牛肉进入我国市场,一方面保证了牛肉的供给,让更多人可以用更优惠的价格享受到优质牛肉;另一方面也稳定甚至拉低了市场价格,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
国内消费者虽说不能完全实现“牛肉自由”,但也不至于像日韩等国一样,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才能食用肉类,而且买之前还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内心挣扎。
中巴本币结算推升双边贸易
巴西牛肉大量出口我国,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就是中巴之间推出本币结算机制,虽然交易仍然使用美元计价,但不用再通过美元货币进行结算,这也大大推动了双边贸易发展。
2023年巴西总统卢拉访问我国时,最大的成果其实并不是牛肉出口贸易,而是两国金融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金融合作又是两国所有领域合作的基础,最重要的一个机制就是推动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同时也避免美元波动带来的损失,加快了交易流程降低了交易成本。
所谓本币结算,就是中巴双方进出口贸易,分别以对方的货币进行结算,不再通过美元作为中间货币。
简而言之,就是我国用巴西货币雷亚尔,直接购买巴西的产品,而巴西则使用人民币,进口我国的各类产品。
对方货币如何取得呢?对我国而言非常简单,手中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随便抛出一点,兑换成巴西雷亚尔就行了。
既有了对方的货币,又减少了我国手中到了美元资产,降低了外汇储备中大量美元的风险。而巴西则通过我国信贷额度的方式,获得了人民币。
如果巴西想购买我国产品,可以直接使用这个信贷额度。这就类似于信用卡的机制,先消费后还款。巴西手里没有足够的人民币,就可以通过向我国大量出口产品来换取人民币。
在这一机制之下,就有了巴西向我国大量出口农产品赚取人民币,然后再用来购买我国的产品或还掉之前信用额度内的借款。
这种“借贷-贸易-还贷”的循环建立起来之后,对中巴两国而言都有利,各自的产品都有了稳定的出口渠道,推动经济更加繁荣。
更重要的是,少了美元做媒介,既省下了大量的交易手续费,又避免了被美国通过美元潮汐收割,还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在这一机制之下,巴西的美元债到期之后,完全可以向我国借美元来还债,然后再用人民币还我国的债。有中国做后盾,增强了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避免了被美元潮汐收割。
除了巴西之外,阿根廷和我国之间也有类似的金融合作机制,阿根廷也通过这一机制,避免了在这次美元潮汐中,大量优质资产被美国低价收购,保住了自己的经济果实。
还有其他一些国家,有了和我国类似的金融合作机制,完美避开了美元潮汐收割,以至于这次美国疯狂加息,却没能取得预期的收割效果。
用国际牛肉撬动我国产业发展
巴西廉价牛肉大量进入我国,并不是要摧毁我国的肉牛养殖产业,而是为了推动相关产业更好发展。
当年我国开放大豆市场,导致国内大豆产业被摧毁,下游产业也受制于国际粮商,甚至被国际资本狠狠收割了好几次。
当初开放市场是迫于无奈,但现在牛肉市场和当初的情况完全不一样,进口多少以什么价格进口,我国有很大的议价空间和选择权,完全能控制得住。
大量进口国外廉价牛肉,一方面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通过良性竞争,推动国内肉牛养殖业发展。
我国肉牛养殖竞争力不强,首先是育种问题。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牛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畜力,我国以前食用牛肉的量并不大,肉牛养殖业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现在想推动肉牛养殖,就要从源头的育种工作做起,加强国际交流,引进更好的肉牛品种,进一步提升我国牛肉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大力推进规模化和现代化养殖。同样一个养殖牧场,我国可能需要几百人管理,而养殖业发达的美国,可能只需要几十个人进行管理。
巨大的人力差距,导致成本差异巨大,在规模化和现代化养殖方面,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随着和国外交流越来越多,聪明勤劳的中国人,想必很快就能学到外国相关产业的精髓,推动我国相关领域不断进步。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