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宁,你的一日三餐都被这些美食承包了
在西宁,你的一日三餐都被这些美食承包了
近日,中央电视台《三餐四季》西宁站顺利完成录制工作。由总台主持人和知名人士组成“寻味团”,探寻西宁人藏在三餐四季里的故土记忆、文化传承和精神归属。生活不过一日三餐四季,今天,我们就从一日三餐里,遇见舌尖上的西宁。
早餐:唤醒活力的美味
一座城市的“苏醒”,从温热鲜香的早餐开始。在古城西宁,一碗冒着热气、鲜香四溢的牛杂汤,便可将味蕾打开,于无声中唤醒人们一天的活力。
牛杂汤,鲜嫩的牛肉片、嚼劲十足的牛头皮、浓郁的牦牛大骨汤组成了风味独特的牛杂汤,一口下去辛辣的胡椒与清新的蒜苗在味蕾绽放美妙滋味,这是西宁人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
除了牛杂汤,抓面也是西宁人早餐的必选项。将羊肠、羊肉、羊肚等放在已经煮熟并用肉汤反复过热的面上,放上醋、蒜、韭菜沫、盐等调料,伴以热汤与面共食,做法简单又美味,是西宁人的速食面!
包子粉汤是标配,豆浆油条也很美味,或者牛肉面再加个茶叶蛋简直完美……西宁人的早餐不只是这些,来西宁,一定要去尝尝哦!
午餐:多样选择的满足
中午十二点,各个餐饮店又将迎来一次“人潮”。饥肠辘辘的人们走出办公室,伺机寻找美食,来治愈一上午的辛苦工作。但吃什么似乎又成了“头号难题”。
爱吃面几乎是所有北方人的共性,当然西宁人也不例外。炮仗面、尕面片以“四足鼎立”之势,扛起了西宁面食的门面。
如果不想吃面,那也别担心,这里依然有很多选择。比如湟源酸辣里脊,作为“青海老八盘”里的头一道菜,一直颇受大家的喜爱,当晶莹透亮的汤汁浇在刚刚出锅的干炸里脊上,配上红红绿绿的辣椒、黑油油的木耳、碎玉般的蒜茸,香气扑鼻而来。
酸菜粉条、土火锅……酸奶、酿皮、甜胚子……慵懒的午后,让你在满满的饱腹感中“一键回血”,顺利开启下午的工作、学习时光。
晚餐:夜幕下的烟火气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西宁的“烟火气”便在这灯火璀璨中升腾而起。随着食材下锅、上火炙烤,锅碗瓢碰就此拉开晚饭的帷幕。
在夜市烤上几串羊肉,再喝上一碗老酸奶,简直美哉妙哉。在西宁,光是羊肉便足以撑起一个烧烤摊。肥瘦搭配的羊肉串、肉质紧实的烤羊腿、外酥里嫩的生烤羊排……一只羊,就这样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个个夜市、烤串摊前人声鼎沸,燃起袅袅烟火。在炭火的包围下,在油脂滴落木炭上的“滋啦”冒油声中,一个又一个不眠不休的午夜西宁,承载着越来越多人的故事。
炕锅可谓青海美食里的一绝,在盛产牛羊而闻名的青藏高原,没人能拒绝一锅刚开盖的炕锅羊排。软烂入味的羊肉与金黄酥脆的土豆,配上鲜爽多汁的青红椒及软糯的粉条,令人垂涎欲滴,大快朵颐!
万千美食,皆是对生活的执着与讲究。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承载着西宁人深厚的家乡情怀。西宁人的一天,从热气腾腾的早餐开始,在烟火十足的晚饭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