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痤疮还是毛囊炎?治错老不好!盘点脸上常被认错的「痘痘」
是痤疮还是毛囊炎?治错老不好!盘点脸上常被认错的「痘痘」
脸上突然冒出一颗小红痘,你可能会想:「这一定是痤疮」,然而按照痤疮治疗的效果可能会让你失望。其实,并非所有小红痘都是痤疮,使用错误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症状。今天就让我们重新审视「小红痘」的真相吧!
痤疮:正确用药指南及护理
病因和特点
痤疮是指毛囊皮脂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正常情况下,我们皮肤里的皮脂腺会不断分泌油脂,顺着导管排出并输送到面部,对皮肤有一定保护作用。
若毛囊处的角质层增厚并堵住毛孔出口,油脂则无法顺利从毛囊口排出,堵在皮肤的「暗道」里形成脂栓。
脂栓与外界不相通时,表现为白色闭口粉刺;若脂栓上方的毛孔比较大,脂栓与外界相通,则会被氧化成黑头粉刺。
油脂排出障碍时,以油脂为食的痤疮丙酸杆菌也会在毛囊中大量繁殖。菌体和细菌的代谢产物会刺激皮肤发生炎症反应,导致红肿、出脓。
而当细菌向深处及四周播散并形成炎症时,外观上会形成黄豆大小的红色硬结,后期变为摸起来软软的囊肿。
用药指南
痤疮发生时,轻者可仅外用药物治疗;严重时则需口服药物或使用医美手段。
光疗也可用于痤疮的治疗。红蓝光、光动力疗法、点阵激光、强脉冲光和脉冲染料激光,均可以改善痤疮印痕,促进局部皮肤修复。
日常护理
首先要科学护肤。面部T区、下巴以及痤疮发生的区域应该用温水或者洗面奶进行清洗,清洁后再选用控油保湿类、舒敏保湿类护肤品护理。
我们还应当减轻压力、少熬夜,同时减少高糖、油腻、高盐饮食的摄入,多食用鱼类、海产品、坚果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
细菌性毛囊炎:正确用药指南及护理
病因和特点
细菌性毛囊炎是一种局限于毛囊口的化脓性炎症,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高温、多汗、搔抓、卫生习惯不良、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为常见诱发因素。
细菌性毛囊炎好发于头面部、颈部、臀部。
皮损起初为红色毛囊性丘疹,数天内中央出现脓疱,周围有红晕,脓疱干涸或破溃后会形成黄痂,痂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
用药指南
日常护理
应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防止外伤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
马拉色菌毛囊炎:正确用药指南及护理
病因和特点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由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炎性损害。
马拉色菌本是人体正常寄生菌,但若机体长期使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马拉色菌则会在毛囊内大量繁殖,成为导致毛囊炎的元凶。
将会引起毛囊口脱屑及阻塞、皮脂潴留、毛囊周围炎症。
马拉色菌毛囊炎好发于颈、前胸、肩背等部位,多对称发生。
典型皮损为炎性毛囊性丘疹、丘疱疹或小脓疱,周边有红晕,可挤出粉脂状物质,常呈数十至数百个密集或散在分布。
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出汗后加重。
用药指南
日常护理
患者应勤洗澡、勤换衣物,内衣应当煮沸消毒。
唇疱疹:正确用药指南及护理
病因和特点
唇疱疹也叫做口唇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或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患者共用刮胡刀、餐具时,均可增加感染风险。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刺激嘴唇部位的皮肤,使局部皮肤发红、逐渐形成水疱,并伴有瘙痒、刺痛、烧灼感,水疱溃破后会流出清亮疱液。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咽痛、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用药指南
该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通常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恢复。
日常护理
应当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同时也要避免过度抓挠患处,以免抓破以后引起感染、影响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