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流传千古,不仅是对子女的教诲,更是对后世的智慧启迪。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简朴的生活态度。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小赞品读】
心中所向往的地方,无论多么遥远,哪怕只是穿着质朴的草鞋,也要毅然前往。这是一种对梦想执着追求的信念。世间纷扰,生活坎坷,但只要心中有灯塔,便能点亮前行的方向。脚下的路或许荆棘密布,但怀着一份质朴的初心,步步踏实,终能抵达心之归处。人生短暂,若能为梦想拼搏,便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以素履行远方,它提醒我们,勇敢追随内心,才能无愧于这一生的旅程。
心有山海,静而不争
心有山海,静而不争。
【小赞品读】
心中有高山与大海般的广阔胸怀,却能保持安静平和,并不与世争逐。面对生活的纷扰,犹如面对狂风骤雨中的高山大海,它们从不因外界的喧嚣而动摇自己的沉稳。人亦如此,唯有内心静谧,才能包容万物,超越世俗的纷争。静而不争,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是一种内在的力量。
这句话教会我们,在面对诱惑、误解甚至挫折时,不妨让心静下来,像大海般包容,像高山般坚定。只有内心的静,才能在动荡中寻得从容,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小赞品读】
追求知识要如饥肠辘辘时渴望食物般急切,同时保持谦虚的心态,像愚笨的人那样不断学习。知识的海洋浩瀚无垠,而我们所知不过是沧海一粟。在求知的路上,要始终保持饥渴的状态,如饥似渴地汲取养分,充盈自己的内心。同时,学识越丰厚,越要谦逊待人,以虚心若愚的态度向他人学习,探求未知的领域。这句话不仅提醒我们学无止境,也告诫我们,骄傲是学习旅途中的桎梏。唯有谦逊与饥渴并行,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拥抱更广阔的世界,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生如芥子,心藏须弥
生如芥子,心藏须弥。
——《祖堂集·归宗和尚》
【小赞品读】
生命虽如芥子般渺小,却能怀抱须弥山的广阔与高远。这句话让我们意识到,宇宙浩瀚无垠,而我们的生命像尘埃般微不足道。然而,即使如此,也不能轻视生命的意义。内心的广阔与信念的坚定,能让渺小的生命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它启示我们,平凡的人生同样可以承载伟大的梦想。只要心中有须弥般的信念,就能在芥子般的生命中创造无限可能,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西汉 戴圣《礼记·儒行》
【小赞品读】
最高深的道理往往蕴藏于最简单的事理之中;理解它并不难,但践行起来却极为不易。生活中,我们总以为自己懂得了许多道理,却在实践中屡屡碰壁。这是因为知道不等于做到,而付诸行动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这句话提醒我们,道理虽简单明了,但践行需要勇气和毅力。唯有脚踏实地,克服困难,才能真正领悟大道的真谛。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
【小赞品读】
以内心的宁静来修养自身,以简朴的生活来培养高尚的品德。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里,内心的静谧尤为珍贵。唯有让心平静下来,才能看清自己的内心,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而修养身心。而俭朴的生活,则能让人不为物质所累,不被欲望所扰,培养一颗清净高尚的心。这句话教会我们,静心反思是提升修养的必经之路,俭以养德是抵抗浮华的智慧法则。于喧嚣中守得一份静,于繁杂中持守简约,方能在平凡中成就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