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维权?法院判例详解双倍工资赔偿
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维权?法院判例详解双倍工资赔偿
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怎么确认存在劳动关系
员工能否要求补足双倍工资
通过这起案例来看看
未签订劳动合同
权利受损起纠纷
2021年3月,林某(化名)入职某保安公司,并担任工地保安。入职时双方并未签订劳动合同,公司也没有给林某购买社保。同年10月,林某被告知需要裁撤一名保安,考虑到公司从未给自己买过社保,工作安全无法保障,便向公司提出离职申请。
之后,林某查阅资料发现自己的劳动权利受损,随后申请劳动仲裁,仲裁裁决后,林某对仲裁裁决有异议,遂向横琴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劳动关系并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
确认劳动关系存在
未签订合同须赔偿
劳动者受用人单位劳动管理,并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的,可以认定双方具有劳动关系。庭上,林某提供他自2021年3月至10月的出勤记录和工资发放凭证。据此,法院判决确认林某与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公司应向林某支付未订立劳动合同时间的二倍工资差额。
双方达成还款协议
林某收到全额款项
判决生效进入执行阶段,执行局组织双方当事人到法院协商,向保安公司讲明案件情况以及拒绝执行的后果。经过深入沟通,双方最终达成了还款协议,公司当场支付了一部分款项给林某。其后,法院从保安公司名下银行账号冻结扣划剩余款项。至此,该起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法官说法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二倍工资补偿条款的创设,其立法本意是一种双向保护,旨在通过提升书面劳动合同的签订率来规范劳动市场,明晰劳动关系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每一个公司的义务。《劳动合同法》规定二倍工资不仅是对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的惩戒,更是以法律作为指引,强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书面劳动合同的订立,更清晰地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作为劳动者,应当了解并懂得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工作期间,建议保留与单位的聊天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单等单据。遇到纠纷时,提前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及法院提出请求。
知识拓展
如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在什么情形下依然成立?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第一条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该怎么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五条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