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成语的千年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成语的千年传承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hicehao.com/2cd628f57259.html

“功夫不负有心人”作为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其具体出处已无法明确考证,但根据历史典故和文献记载,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来源说法:

一、鉴真东渡说(主流观点)

典故背景

唐代高僧鉴真18岁出家后潜心修习佛法,742年受日本僧人荣叡、普照邀请赴日传法。他历经12年、先后五次东渡失败,途中遭遇风暴、触礁、官府阻挠等险阻,甚至双目失明,仍矢志不渝。

最终成功

753年,鉴真第六次东渡,随日本第十批遣唐使团从扬州出发,终于抵达日本九州,完成了佛教典籍、医学、建筑等文化的传播使命,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后人用“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结其坚韧精神。

二、祖逖闻鸡起舞说(延伸应用)

晋代典故

祖逖与刘琨青年时期立志报国,每日闻鸡鸣即起床练剑,寒暑不辍,终成文武全才。该故事被《晋书》记载,常作为“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典型例证。

与俗语的关联

该典故虽非俗语直接出处,但因其“勤奋终获成功”的核心内涵,成为诠释俗语的重要文化载体。例如《徐悲鸿励志学画》等现代文本中,均以此典故注解俗语含义。

三、其他文化印证

儒家经典呼应

《礼记·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革新精神,以及《尚书》“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勤勉思想,均与俗语内核相通。

民间传播强化

俗语通过《格言联璧》《增广贤文》等典籍和王献之练字、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故事广泛传播,逐渐融入大众语言体系。

四、总结

核心出处争议:鉴真东渡是直接关联的历史事件,而祖逖闻鸡起舞为典型应用案例。

精神普适性:无论是佛学传播、军事报国,还是艺术追求,俗语均强调“专注与坚持”对成功的关键作用。

现代启示:该俗语至今被用于教育、职场等领域,激励人们为目标持续努力。

若需进一步探讨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引申意义,可结合具体案例(如徐悲鸿学画、王献之练字)深化理解。

本文原文来自:shicehao.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