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炒的是多巴胺
炒股炒的是多巴胺
你以为你在投资?不,其实你在炒股;
你以为你在炒股?不,其实你在炒预期;
你以为你在炒预期?不,其实你是在获得多巴胺。
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我们来看一个实验,你就懂啦。
人们用猴子做了个实验,把一只名叫“希言”的猴子关到了笼子里,笼子里挂了一盏灯,只要灯一亮,工作人员就会给“希言”这只猴子提供几滴果汁。
这个时候科学家们观察到,“希言”大脑里分泌了大量的多巴胺,这说明它正在经历快乐的感受。
随着实验的不断重复,“希言”逐渐掌握了规律,它知道只要灯一亮就会有果汁。
这个时候科学家们发现,在灯亮以后,果汁还没给的瞬间,“希言”的大脑就开始分泌大量的多巴胺。
慢慢地,让“希言”快乐的东西,从果汁转化为了对果汁的预期。
而当“希言”真正喝到果汁时,反而没有那么快乐了。
哈哈,是不是很有趣,所以看明白了吗?
股市交易的是预期,在交易预期的时候,人们就会分泌多巴胺,身体就会感到快乐兴奋,那么股市交易就会沸腾起来。
而当预期落地以后,你有没有发现,股市反而冷下来了,因为人们的情绪冷下来了,已经提前交易过了。
所以股市短期都是靠情绪在炒作,热点也是一个不停一个的在切换,预期也是一个接一个的在传导,就是在吊足人们的胃口,放大人们的情绪,让大家去追逐。
因为信息不对称,大部分人又都是后知后觉,当他们看到或者听到的时候,再去追逐,热点和预期早已接近尾声,最终他们多半都会被挂在山岗上放哨。
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股市都喜欢追涨杀跌追求刺激,连六十多岁的老胡都觉得来股市就是体验刺激,否则白来,这个刺激说白了就是你体内分泌的多巴胺,多巴胺很贪婪,你会上瘾。
获取多巴胺很容易,吃重口味、刷短视频、打游戏等等,都可以,身体很快就会感觉到快乐。
但是短期你会获得快乐,长期这些获得快乐和刺激的习惯行为对人都是有害的。
因此,明白了这一点,理性且清醒的人是不会去追逐情绪的。一次两次的运气赚到了钱,十次八次被吊足了胃口,放大了情绪,当人们信心十足忘乎所以,多巴胺充裕全身的时候,可能就是跌入深渊之时。
要知道我们的绝大多数决定和行为都源自情感和心理反应。大部分人在被情绪操控行为以后,又会给自己找一个逻辑来合理化这些行为决定。
可见,情绪管理对于投资来说有多重要,修炼心态对投资来说更是重中之重。
本文原文来自雪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