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这个古法“炒米水”,搞定“脾寒,湿气重”的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这个古法“炒米水”,搞定“脾寒,湿气重”的你!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22/08/51657969_1142581877.shtml

俗语说:“干冷冻皮肉,湿冷冻筋骨”,这个寒冷的冬天,很多人会变得手脚冰凉、浑身发冷,特别是脾阳虚、寒湿重者,更容易被寒邪所伤。
就算穿得再厚,家里开足了空调,也还总是冻得瑟瑟发抖。

除此之外,还容易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形体寒冷、腹部及腰背部发凉、吃点凉的就拉肚子等问题。在冬春流行病高发季,还容易患上病毒性肠胃炎。

想要避免这类问题,就要尽早做好防寒保暖,多注意驱寒祛湿、增强阳气、提高免疫力,以抵御寒冷和病邪。

给大家推荐一个驱寒暖胃的简易小茶方——陈皮姜米茶,很适合此时来用。

陈皮姜米茶,算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一个民间方,不少古籍里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本草纲目》就曾经记载过其效用:“炒米汤,益胃除湿。”

我们的原方出自《圣济总录》:

陈米(一升用生姜二斤取汁浸米焙捣筛为末炒令黄) 肉豆蔻、 草豆蔻,上六味。捣研为散。每服二钱匕。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自制的姜米茶,去掉了原方中不好吃的肉豆蔻、草豆蔻,更容易坚持。

它能温和地给人体补充阳气,预防寒邪入侵,调理肠胃的老毛病,而且不易上火,还祛湿。

生姜最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常用于脘腹冷痛,寒呕,冷泻,形寒背冷等,可以快速给身体驱寒;

陈皮有燥湿醒脾的作用,尤其擅长化寒湿,对脾胃很是友好;

粳米是谷物之长,最厚肠胃,擅长健脾;

黄酒温阳活血,更添温暖散寒之力。

并且,这个茶还有一个点睛之笔——所有的食材都需要经过“炒”制。炒,本就是中医的传统炮制方式。

一方面,焦香入脾,炒出焦香气的粳米,在健脾的基础上,会自带燥湿、暖胃的作用。

另一方面,又能缓和药性,让姜、黄酒这类性热的食材,变得更温和。

最后,还能让陈皮的香气更浓郁,增强它化浊的作用。

结合下来,就像是在体内升起一把火,让湿气在温暖的环境下慢慢蒸发出去,从身体内部一点点变得清爽。

要真正达到温阳驱寒的效果,不仅在食补上要长久坚持,食材的选用上也不能马虎。

制作陈皮姜米茶,尤其是生姜和陈皮,须得选用道地食材,才能彻底还原陈皮姜米茶的价值。

1、生姜or干姜?

生姜跟干姜的作用是不同的。

《黄帝内经》讲“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古人认为,生姜的气更轻,偏发散,主走上焦,所以一般用来止呕,散表寒。

而干姜更偏向于温中,气走的更深,主中、下焦,在胃寒、除湿上会有更好的作用。

现代研究也证明,干姜中的姜辣素是要高于生姜的,而姜辣素是温中的主要物质。

相对的,生姜所含的挥发油也会高于干姜,这或多或少也影响了它发汗散寒的作用。

我们最终选择了四川犍为的干姜,这里自古以来都是干姜的道地产区,早在《药物出产辨》中就有“干姜:以四川为最,白肉”的记载,温中、除湿的作用最强。

2、粳米or籼米?

大家常吃的大米,有粳米、籼米二种。

粳米外形圆短,质地比较硬而且有韧性,“为谷中之长,最厚肠胃”,可以补虚,是每个渣渣脾胃都能放心吃的平和食物。

比如超市见到的东北米、珍珠米都属于粳米。

而籼米则较细长,黏性低,也有健脾的作用。一般在市场上的泰国香米等,就是籼米。

单从作用上讲,其实它们都很适合寒湿的朋友。

但我们实际打样后发现,籼米由于比较轻、脆,炒制的过程中,很容易膨胀、破碎,过早的流失了大米的中气。

反而是粳米,因为质地比较硬,炒制之后,不仅可以保留住谷物的气机,香气也会更浓郁,燥湿的作用更强。

姜米茶的原方里,是要用陈仓米的,也就是在仓库里存放了很多年的大米,养胃作用很强,适合大病初愈、胃气极弱的人。

但陈仓米在古时,一般是作为药物的,会因为长时间的陈化,内含的物质发生变化,多了偏性,不适合日常吃。

并且现在也很难在市场上找到真正的陈仓米,即使找到了,由于保存不当,也容易出现黄曲霉素超标的情况。

出于日常调养的需求,最终还是选择了新米,它的香气更浓,流窜力强,更能疏通脾胃的浊湿。

3、川陈皮or广陈皮?

陈皮,选择是新会的广陈皮。

广陈皮的原料是柑皮,外表看起来黑黑的,闻起来气味厚重,整个是往下走的,因此化痰的效果好,更适合湿重的朋友来享用。

而川陈皮的原料是橘皮,品种是大红袍,闻起来香味比较清新,是向上走的,因而走窜的能力较强,理气解郁的效果好,更适合肝郁的朋友。

另外,方子里添加的黄酒,来自于绍兴,这里历来都是优质黄酒的主要产区。

最终调和出来的味道,淡淡的姜味,混合着陈皮的清香加上大米的焦香,不会觉得辣,反而是温润的口感。

有明显的体寒表现,比如怕冷、手脚凉,但又易上火,不妨来试试这个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