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5年高三数学复习计划优质29篇

创作时间:
2025-03-10 05:05: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5年高三数学复习计划优质29篇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92read.com/fanwen/gzjh/eqnoeo.html

制定系统复习计划,涵盖基础知识、解题技巧与模拟测试,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各个知识点全面掌握。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2025年高三数学复习计划相关范文,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2025年高三数学复习计划 篇1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8月上旬xx8月上旬集合简易逻辑、
8月中旬xx9月上旬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9月中旬xx9月底数列、三角函数
10月初xx10月底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平面向量
11月初xx11月中旬不等式
11月中旬x12月中旬直线与圆的方程、圆锥曲线
12月中旬xx12月底排列组合、概率、推理与证明
12月底xx1月底统计、复数、框图、直线与平面
2月初xx2月底直线与平面、选修4与选修5

复习建议:

(一)如何夯实“三基”。
由高考的'性质决定,高考复习中,既要高度重视基础,又要着重对学生数学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因而确定以夯实“三基”为根本,强化训练为手段、培养能力为目的的复习指导思想。明确复习指导思想,增强复习行为的自觉性、目的性,提高复习效率。下面为论述方便分门别类,实际上复习自始至终是一个整体,应有全局观。
1、重视对《考试说明》的研究,并结合对近年高考题的认真分析,深化对高考题的认识。高中数学总复习是策略性高,针对性强的一项工作。研究《考试说明》中对考试的性质、考试的要求、考试的内容、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各方面的要求,并以此为复习备考的依据,也为复习的指南,做到复习不超纲,同时,从精神实质上领悟《考试说明》,具体说来是:
(1)细心推敲对考试内容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哪些内容是了解,哪些是理解和掌握,哪些是灵活和综合运用。这样既明了知识系统的全貌,又知晓了知识体系的主干及重点内容。
(2)仔细剖析对能力的要求和考查的数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有哪些?有什么要求?明确一般的数学方法,普遍的数学思想及一般的逻辑方法(即通性通法)。再结合近年,特别是今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和学习领会教育部考试中心对试题的分析报告,您会有所体会并认同如下策略:重视教材,狠抓基础是根本;立足中低档,降低重心是策略;过程中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是核心。
2、重视课本,狠抓基础,建构学生的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良好的知识结构是高效应用知识的保证。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在知识的深化过程中,切忌孤立对待知识、方法,而是自觉地将共前后联系,纵横比较、综合,自觉地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融汇代数、三角、立几、解几于一体,进而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的高效认知结构。如面对代数中的“四个二次”:二次三项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时,以二次方程为基础、二次函数为主线,通过联系解析几何、三角函数、带参数的不等式等典型重要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3、精编题、练得法、引得当、讲到位。夯实“三基”与能力培养都离不开解题训练,因而在复习的全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选题恰当、训练科学、引伸创新、讲解到位。
(1)精编题,练得法。我们在选题的典型性、目的性、针对性、灵活性等原则指导下,突出重点,锤练“三基”。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层次选编习题。训练的层次由浅入深,题型由客观到主观,由封闭到开放,始终紧扣基础知识,在动态中训练了“三基”,真正使学生做到“解一题,会一类”。要做到选题精、练得法,在师生共做的情况下,多进行解题的回顾、总结,概括是提炼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形成一些有益的“思维块”。要做到选题精、练得法,还应注意针对学生弱点以及易迷惑、易出错的问题,多加训练,在解题实践中,弥补不足,在辨析中,逐步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
(2)引得当。题目源于课本是近年来高考题的又一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挖掘教材,如变换课本中例习题的背景、改变图形位置、增减题设或结论等,达到深化“三基”、培养能力的目的。要引得当,我们还要注意充分发挥典型题的作用,同时深化推广或变式变形以及引伸创新。
(3)讲到位。复习中就要重视过程,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融会贯通前后知识,切忌孤立对待知识、思想和方法。要讲到位,还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指导,揭示暴露如何想?怎样做?谈“来龙去脉”,在谈思维的过程中,还应重视通性通法。

(二)基本复习方法建议

1、复习、梳理、建构知识系统
高考数学试题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这种能力是以整体的、完善的知识结构为前提的。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试题评价组《全国普通高考数学试题评价报告》明确指出:“试题注意数学各部分内容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加强数学各分支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考查。……要求考生把数学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掌握,而不机械地分为几块。这个特点不但在解答题中突出,而且有选择题中也有所体现。”传统的数学总复习是将各章划分为若干课时,一个课时一个中心议题。这种做法有它的可取之处,但其不足也是很明显的:第一,它将完整的知识结构切碎了、拆散了,不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二,它受制于各个课时的长度,而各个议题的容量并不都是相等的,那么在复习中势必将短的拉长,将长的截短,难以做到重点突出;第三,它受每个课时的制约,综合运用各部分知识的空间较狭窄。
以章为一个单元,先在学生复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由师生共同串讲梳理,从而建构既以本章为主线又广涉有关各章的知识网络系统,其次让学生进行客观性题目的练习,再讲练主观性题目。这样的做法可以在更广阔的知识空间里自由驰骋,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驾驭知识的能力,它不受课时的约束,从全章考虑进行统筹安排,更便于重点、热点的强化,难点的突破,而且做到经济实惠,可取得最大的复习效益。
2、复习课的讲授更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有人认为数学复习课由于时间紧、内容多而无法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只得采用“大容量、快节奏”的方式,似乎一切数学原则到了这时都无须遵循也无法遵循了,殊不知,为了高效率地完成总复习的繁重任务,更应该讲究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1)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这就是说,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题目其解法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我们大可不必在外围处花精力和时间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只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通过访谈,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通过访谈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和能力的互补,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感情的沟通。
(2)趣浓情深,提高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我们不能依靠高考的重压及学生强烈的升学欲望来驱使学生去解数学题。在总复习时,由于解题的量很大,就更要求我们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保持解题的“好胃口”。一道好的数学题,即便具有相当的难度,它却象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又象一部情节曲折的电视剧,那迭起的悬念、丛生的疑窦正是它的诱人之处。“山重水覆”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悦取代之后,学生又怎能不赞叹自己智能的威力?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有这样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是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是运用成功原理,变苦学为乐学;三是在学法上教给学生“点金术”等等。
(3)不依靠题海取胜,要注重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
在高三复习中我们将以《题组》为复习的主体资料,参照优化设计、三维设计等较辅资料组织教学工作,充分用好资料的基础学案落实,完善考点突破和高考真题冲浪等知识,是资料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了解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等问题。
(4)选好模拟练习题, 训练学生解题能力
选练习题时, 决不不加选择地盲目使用外来资料和试题, 避免重复和难题偏题的误导, 选用正规的资料和历届高考试题就完全足够了. 在模拟练习中将使复习过的内容进一步强化, 重点与难点又一遍巩固, 未讲到的或讲得不透的内容, 可以通过综合练习使之得到弥补. 而每做一份综合练习, 不仅学生要全力以赴, 老师也应该以高考的要求严格批阅和分析. 认真搞好练习和试卷讲评,每次训练测试全批全改,分数登记入册。有练必改,有考必评,练考必讲。引导学生去分析每一个问题及原因,考后及时巩固
(5)注意心理调节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应试的技巧和心理的训练要三高三的第一节课开始,要贯穿于整个高三的复习课,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考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数学老师在讲课时尤其是考试中主要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我们教育学生要以平常心来对待每一次考试。

(三)其它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夯实解题基本功。高考复习的一个基本点是夯实解题基本功,而对这个问题的一个片面做法是,只抓解题的知识因素,其实,解题的效益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基本的有:解题的知识因素、能力因素、经验因素、非智力因素。学生在答卷中除了知识性错误之外,还有逻辑性错误和策略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
2、突破一个“老大难”问题。“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会而不对”是拿到一道题目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在正确的思路上,或考虑不周,或推理不严,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对而不全”是思想大体正确,最终结论也出来了,但丢三落四,或讨论不够完备;或是潜在假设;或是以偏概全等,这个老大难问题应该认真重视,并综合治理加以解决。
3、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1)速度。考试的时间紧,是争分夺秒,复习一定要有速度意识,加强速度训练,用时多即使对了也是“潜在丢分”,要避免“小题大做”。
(2)计算。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虽近年试题计算量略有降低,但并未削弱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运算要熟练、准确,运算要简捷、迅速,运算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
(3)表达。在以中低档题为主体的高考中,获得正确的思路相对容易,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就变得重要了。因此,复习中要有书写要求,模拟考试后要求交“满分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