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赣食十味】陈皮(樟头红)

创作时间:
2025-03-10 06:49: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赣食十味】陈皮(樟头红)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jxszyyyjy.com/news/show-16990.html

陈皮,作为传统中药材,不仅在《神农本草经》等古代医书中早有记载,更在江西新干县三湖镇孕育出独特的“樟头红”品种。这种被誉为“三湖化红”的地方特产,不仅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更在药用价值上与广东新会陈皮齐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樟头红陈皮的前世今生。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广陈皮产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陈皮药材,又名“新会陈皮”。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用于皖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古代本草有许多关于陈皮的产地记载,南北朝《神农本草经》:“生南山川谷”。南北朝《名医别录》:“生南山,生江南。”江南,历史上被称为吴越,指长江中下游以南,江西东北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安徽南部一带的地区。南北朝《本草经集注》:“以东橘为好,西江亦有而不如”。“东橘”产地约在今宜昌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宋《本草图经》:“生南山川谷及江南,今江浙、荆襄、湖岭皆有之。”荆襄,指荆州及襄阳地区,湖岭,则指太湖、南岭一带,即如今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宋《宝庆本草折衷》:“生南山川谷及洞庭,及江浙、荆襄、湖岭、吴楚、扬州……。”明《本草纲目》:“多以广中来者为胜,江西者次之。”综上,江西是历代陈皮产地之一。

三湖化红,又名樟头红,江西新干名优地方特产。上世纪初,闻名全国的樟帮炮制大师将其开发,用以替代“广陈皮”(宋时期南北交易就有的硬通货),具优良的药用价值,与广陈皮(即新会陈皮)齐名并用。樟头红,是原产于新干县三湖的一个特有柑橘类品种,为商洲枳壳与三湖红橘天然杂交种,栽培历史百年以上,比较清晰的记载就是1991年新干县政协组织编写的《新干柑桔史料》专辑收集的,杨崇庄1952年编写的“三湖柑桔调查概述”,详细介绍的化红(樟头红)品种来源、栽培规模、果实特点、陈皮入药等内容。同书中,还收集了蒋起胜编写的“三湖化红”一文,明确了“三湖化红的定名、品种来源、栽植规模、栽培技术、加工(果汁和陈皮)”等详细内容。《新干县志》(1991年版)《三湖镇志》(1992年版)均详细介绍了三湖化红(化红、樟头红)作为优质陈皮生产销售的记录。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我国著名作家张恨水(1895-1967)随在三湖任职的父亲到三湖,并在此地读书与橘乡人结下了一段未了的情缘,在其名著《北雁南飞》中记载了陈皮店的一些片段,至今超过100年的历史,民国26年(1936年)原江西省农业院呈省政府准设“三湖果树试验场”,购定三湖区(现新干县三湖镇)下聂村土地一块,计面积83亩,开展果树栽培实验及繁殖推广工作,其记录了化红(樟头红)的栽培情况。

陈皮为国家卫健委批准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全国年需求量超万吨,主产江西、广东、福建、浙江、等地。江西樟头红栽培区域主要集中在新干县三湖镇及其周边荷浦乡、大洋州镇以及樟树市洲上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