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白打假必看丨让你正确认识职业打假与敲诈勒索的区别!

创作时间:
2025-03-10 09:47:0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白打假必看丨让你正确认识职业打假与敲诈勒索的区别!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305/16/37063_1148224578.shtml

职业打假人从法律上讲,其实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消费者,同样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的保护,这个职业不仅可以通过打击假冒伪劣获得收入,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市场环境,前提是打击的是实质性问题的食品,药品,而不是造假、假打等无赖勾当!

这两年的大环境本来就不太好,就业形势又严峻,很多人都没有工作,再加上相关媒体的大肆报道,又有很多割韭菜的一直在传播这行轻轻松松月入过万。
这就导致了主观上都觉得做打假这行轻轻松松把钱赚,然后很多新手小白就蜂拥而上,就连的很多在校的大学生群体也都想在这一行业去赚钱,都是想在这行捞一笔。
客观上,随着媒体曝光度的增加,以及在线P图收割的获利宣传,让懂的或者不懂行都不断的涌入了这个行业,致使行业人员暴增,出现的很多职业打假人变了味,喊着打假,实际上干着敲诈勒索的勾当。

这也导致现如今,大众对于职业打假人褒贬不一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队伍里时常出现害群之马,由于巨大的利益诱惑和屡禁不止的假货市场,职业打假人甚至已经形成公司化、产业化;有些人甚至在网上兜售打假课程,号称包教包会,教的却是敲诈勒索的行当!

你要明白,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先买到假货,然后找商家协商赔偿,协商不成就进行投诉、起诉,最后获得赔偿,这是正当的维权程序,这样的维权没有任何问题。
但这些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他们打着正当维权的幌子,利用各种歪门邪道威胁要挟商家索取巨额赔偿,那这种情况就不是职业打假了,这是职业敲诈。
所以,小白入门你要自己区分正当的职业打假和敲诈勒索的区别,这在法律上也有严格的判断标准,不然就会随意扩大打击面,导致职业打假人噤若寒蝉,卖假货的商家反而肆无忌惮,最后受害的还是普通消费者们。
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法院不会轻易判处打假人敲诈勒索罪的。
下面给大家看几个案例学习:
敲诈勒索罪:
第一个,来自上海的一份判决,被告人通过藏匿、夹带等行为,刻意制造不符合食品安全的食品后向商家索要赔偿。陈某伙同他人先后十余次将多家超市临近保质期的商品藏匿至过期后购买,就是把超市里的东西藏到超市员工难以找到的地方,等到过期了,他们再把东西找出来去结账,然后告诉员工,你这是过期食品,不给赔偿,我就举报,迫使超市工作人员。交出财物,这显然构成敲诈勒索罪。
第二个,来自浙江的一个判决,被告人因同一事实多次向商家索要钱财。王某等人在某化妆品公司买到假货后,向该公司索要高额赔偿,得到赔偿两个月后,王某再次伙同他人向该公司索要赔偿。本来消费者买到假货后,维护自己的权利,向商家主张赔偿是合法合理的,但得到赔偿后,再次以同一事实要挟商家,显然超出了合法的范围,构成敲诈勒索罪。
其他常见的敲诈勒索行为还有以借钱的名义向被打假商家索要钱财,以举报相威胁向商家索要保护费等等。
说到这儿,你就会明白,敲诈勒索和正当的职业打假的区别在于:不法分子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不是按照正当程序维权,而是借打假的名义,用非法的手段威胁商家索要远超出法律规定赔偿金额的钱财,那这就不是打假了,这是敲诈勒索。
如果以后有商家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果断报警,打击犯罪分子!
其实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是承认并且鼓励,对制假售假形成打击的职业打假人的,尤其是食品药品安全的打假;而不是侵害他人利益、扰乱经济秩序的犯罪分子。
我们再看一个判决:
青岛中央有一段判决,商家销售安全食品危害公众健康,不反省自己,反而指责打假人以盈利为目的,对其主张,本院不予支持,打假人即使是以盈利为目的,但是其行为同时具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净化市场的作用,法律规定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就是对这类行为的褒奖。
想要杜绝打假的盈利,最好的办法就是不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