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番茄栽培管理技术指南

创作时间:
2025-03-10 10:42: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番茄栽培管理技术指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gfcl.com.tw/blogs/recommendation/163763

番茄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其栽培管理技术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番茄的生态习性、栽培要点、常见问题及其防治措施,为种植者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

番茄属于茄科、番茄属,为1-2年生植物。主要产期在秋冬至隔年春天,台湾地区一年四季都有生产番茄,但冬季是盛产期。番茄适合在冷凉的气候中生长,最佳生长适温为日温20-25℃、夜温10-20℃。

生态习性

  • 温度:番茄适合在冷凉的气候中生长,较不适宜在夏季高溫潮湿、颱風多雨的季节栽培。温度低于10℃会停止生长,温度高于30℃或夜温高于20℃会影响开花和结果。

  • 土壤:土壤以肥沃、排水良好、pH值为5.6-6.7的壤土最为适宜。

  • 水分:番茄需要大量水分,由于茎叶茂盛,水分蒸散量大。

  • 日照:番茄为喜光植物,每日至少需要12小时日照。

种类

  • 大果番茄:100-250克
  • 小果番茄:10-30克

栽培管理

肥培管理

平日除了补充主要元素(N、P、K),也须随时注意钙、硼、铁及锰等元素的补充,以减少裂果及裂梗。

施肥建议:

  • 实际用量依土壤肥力、植株大小、生长状况做调整。
  • 催花前追肥亦可施用有机质肥之好康果树肥 100-200 kg/分地。

常见元素缺乏

番茄对钙、镁、硼需求量高,应另外供給与部分补充。

番茄缺钙 - 尻腐病

  • 发生原因:易发生于高溫期、连续雨天及通风不良的区域。
  • 防治措施:
    1. 钙肥补充时机为开花前、结小果及果肥大初期。
    2. 避免施用氮肥过量。
    3. 土壤缺钙时,依据土壤状况补充镁钙肥 40-80公斤/分地,或石灰、硫酸钙等。
    4. 若植株已发生缺钙症时,用百倍强8号,叶喷800倍,每周连续喷施2-3次。

番茄缺镁症

  • 发生原因:强酸性土壤、粗质砂地、土壤含高量钾或钙、根系淹水情形下,易发生缺镁现象。
  • 防治措施:
    1. 酸性土壤-镁钙肥 100-150公斤/分地,非酸性土壤-硫酸镁50~150公斤/分地。
    2. 应急对策以硫酸镁,叶喷300-500倍,每隔一周喷施一次,连续3-5次。

番茄缺硼症

  • 发生原因:通常发生在pH值太高或太低的黏板岩冲积土或红壤、粗质地砂土与石礫地,气候干旱或栽种需硼较多的植物时,易有缺硼发生。
  • 防治措施:
    1. 土壤施用-硼酸或硼砂3-5公斤/分地/年。
    2. 叶面施肥-水硼2000倍或硼酸或硼砂1000倍,连续3-5次。

常见病害

青枯病

  • 好发环境:高溫多湿季节易发病,随水、土壤或工具传播,侵入根系造成感染。
  • 防治方式:
    1. 注重枝条修剪,避免枝条过密,保持园区通风。
    2. 避免于罹病田连续种植番茄,曾罹病之田区采抗病茄砧嫁接,可有效防治。

晚疫病

  • 好发环境:番茄晚疫病是常见番茄病害,在冷凉高湿下易发生(10-22℃易发病)。
  • 防治方式:
    1. 好发季节应提早施用亚磷酸+氢氧化钾,叶面施用1000倍进行预防。
    2. 田区规划须保持通风及排水良好,并合理施肥,不可偏施氮肥以维持植株抗病性。

炭疽病

  • 好发环境:好发于温暖(25℃左右)高湿季节,主要为害成熟果实。
  • 防治方式:可配合非农药防治方法如植物油、石灰硫磺合剂,并适时施用化学药剂。

早疫病

  • 好发环境:高溫多湿季节,温度25-30℃易发病。
  • 防治方式:可配合非农药防治方法如植物油、石灰硫磺合剂,并适时施用化学药剂。

参考资料

  1. 农委會網站
  2. 南台農改場. 2020. 番茄病蟲害圖鑑與管理手冊.
  3. 蘇博信. 2019. 番茄土壤管理與施肥推薦參考資訊 農業試驗所特刊 222:37-49.
  4. 戴振洋. 2009. 設施介質耕栽培技術. 台中區農業技術專刊 173:1-14.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