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东人的舌头,能和猪杂谈恋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东人的舌头,能和猪杂谈恋爱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eeo.com.cn/2024/0428/656917.shtml

在广东番禺,有一道独特的美食——猪杂粥。这道美食不仅在于其独特的食材和制作工艺,更在于其独特的食用场景和文化内涵。

在广东番禺,吃猪杂粥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市中心到番禺,需要花费好几十分钟的车程,但即便如此,也挡不住食客们对猪杂粥的热爱。有时候,食客们会因为太激动而提前到达,只能在店外等待。


杂未来,人已到 摄影/maggie

当猪杂到达后,每桌都会派出一名身强力壮的成员,手持铁盘,冲到案板前挑选猪杂。这里的猪杂被精细地分类,包括猪心、猪腰、猪肝、猪利、粉肠、生肠、猪金钱、猪天梯等。对于不常下厨的人来说,这些名称可能会让人感到陌生。


不要猜,吃就是了 摄影/celine

第一次来吃猪杂粥的人,往往会因为紧张而手抖,而本地人则动作麻利,迅速挑选。这种紧张的气氛,让人感觉像是在参加一场考试。


派个身强力壮的去挑拣 摄影/墨菲

猪杂粥的圣地之所以选择在靠近屠宰场的地方,是因为这里可以及时获得温体猪杂,确保猪杂在送进店里时,刚刚结束血液循环不过20分钟,还没有完全失去体温。

喝粥处的环境也别具一格:铺面大而简陋,中间直愣愣竖着承重柱,主打一个厂房风;刷白的天花板上吊着白炽灯,90年代风格的吊扇在头顶疯狂旋转;摆不下的桌子从屋里流出来铺到人行道上,脚底是坑洼不平的水泥地;任何装饰在此处都显得多余,铺张红地毯已然算是老板给这铺面的最大尊重。

经过紧张的抢猪杂和占桌椅环节,当所有同行人在桌边坐定,等着粥被熬出来的时候,那种“啊!终于尘埃落定”和“搓搓手,将有好事发生”的期待感同时在心里一上一下,聊天的氛围也透着丝丝的兴奋和等待的不耐,直到粥被端上桌。

粥上桌时还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通常起锅前,会下一把枸杞叶,不仅给粥点缀一些颜色,也给粥里加进了更丰富的味道和口感,一路从灶台咕嘟到桌上,猪杂和菜叶都刚好断生,妙得很。

之前选好的猪杂在粥水里,看起来面目模糊、形迹可疑,但随着第一口下肚,疑虑陡消,幸福感升起。


猪杂粥里一定要有粉肠,广东朋友说,猪杂粥没有粉肠,简直跟麦当劳没薯条是一个道理!可见粉肠那集合软糯、生脆、爆浆的口感有多么让人着迷;

猪腰切成薄片,看上去平平无奇,而且毫不腥骚,只有一个“脆”字,不禁让人怀疑起从前吃过的所有猪腰的新鲜度来;


猪肝也是必选品,但是与日常吃的爆炒猪肝、卤猪肝不同,经过淀粉包裹和刚刚断生的处理,猪肝一入口不是沙沙粉粉,而是“卟卟”脆,在口腔里翻滚一会儿,粉感才会被咀嚼带出来,变化微妙;

最后,瘦肉或者排骨用它纯正的肉香、嫩滑的口感,把一碗猪杂粥最大的满足掀到高潮;

当然,恰倒好处的粥底和咸淡适宜的调味,也是成就一碗猪杂粥的必要条件。


下面来一个个拆解那些难懂的名词都是啥。

猪利:就是猪舌。“舌”听着像“蚀”,亏本的意思,太不吉利了,巧用反义词,改“蚀”为”利“。

猪粉肠:猪粉肠是横结肠一部分,是猪小肠和猪大肠连接连接处的一段小肠。口感有些“粉”,也有些“脆”,粉肠因此得名。

猪生肠:也叫猪花肠,其实是母猪的生殖器官套装,通常能买到和食用的部位主要是输卵管。

猪天梯:就是猪上颚,这部分的肉被层层软骨有规律的隔开,如同梯子,又在口腔的天花板位置,“天梯”其名真是神来之笔。

猪金钱:猪在吃饭和哼哼时都会到的这块肌肉,与猪舌根相连的很小一块,切成小片看起来很像铜钱。

各种杂里最难理解的是猪天梯,如果不是亲口吃过,真的很难相信广东人在吃上的想象力,虽然吃过了以后也还是难以置信。

当然,也是难以置信的好吃。猪利、猪天梯、猪肠共同在铁板上爆香之后,猪天梯口感香脆,同时带点滑口,和韧劲十足的猪利、猪肠刚好形成口感上的互补。

温润鲜香的猪杂粥,配火爆油润的铁板猪杂,几乎是店里所有桌子上的固定搭配,而这一出用“猪杂配猪杂”的戏码,更是广东人在对美食的掌控力上凡尔赛式的输出。

猪杂粥,是时间与猪体温的严密配合,是猪杂与粥水之间的默契协作,是选杂者和店老板之间的心照不宣,是食客与南方湿气氤氲夜晚的暧昧交谈。出了广东,再也无处去吃这样一碗清爽温润、毫无腥臊、又充满想象力的猪杂粥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