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袭汉服课堂:束发戴冠,古代中国男子的成人礼与责任象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都一袭汉服课堂:束发戴冠,古代中国男子的成人礼与责任象征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78962652_121911048/?pvid=000115_3w_a
在中国古代,男子的发型变化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发式改变,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从幼年的抓鬏到成年的冠礼,每一个阶段的发型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意义。
回溯至清朝之前,中原大地上的百姓并未形成剃头的习俗,男性亦未曾有梳小辫的传统。自孩童呱呱坠地,他们的头发便自然生长,这不仅源于对父母的敬爱之情,更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和民间习俗。
图源网络
头发的样式也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幼儿时期,头发自然披散,宛若天真无邪的孩童之态。当孩子们能够满地奔跑,嬉戏玩耍时,头发会被精心打理,或编成三根小冲天锥,或总束于头顶,形成一个冲天锥,并系以彩带,这便是抓鬏或抓角,象征着孩童已迈入幼儿时代,开始为求学做准备。
当头发可以全部束起,在头顶形成一个小抓髻时,孩子们便迎来了少年时期,人们称之为“总角之年”。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开始参与社会活动,贫寒之家的孩子甚至可能步入社会,担任书僮或小仆人。
而男子到了二十岁,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们迎来了“成丁礼”,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他们已成年、成熟。此时,父亲会在宗庙里为儿子主持冠礼,将全部头发在头顶盘成一个发髻,由来宾贵客为其加冠三次。这三次加冠,分别象征着治人特权、服兵役和参加宗庙祭祀的资格。这种结发加冠的仪式,以头发为核心,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和文化。
冠冕的佩戴也与头发紧密相连。无论是皇帝的旒冕还是百姓的冠帽,都需要戴在发髻上,并通过一根长笄穿过冠冕及发髻来固定。这种佩戴方式,使得“冠冕堂皇”这一成语得以流传至今。
在成丁礼之后,男子便正式成为家中的顶梁柱,承担起家庭和国家的责任。他们的头发被束于头顶,戴上各种冠帽,无论是遮阳帽、遮雨帽还是斗笠、草帽,都需要以笄穿髻来固定。这种束发戴冠的方式,既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也适应了社会活动的需要。
热门推荐
《断鸢》:无限流游戏的新宠儿
刘德华车祸事件引发关注,这些急救知识你必须知道
杭州车祸背后:公共安全不容忽视
杨澄甫《太极拳术十要》深度解读:从基本功到生活哲学
均衡饮食者心情好
月令七杀逢冲:八字命理中的挑战与机遇
蓝莓:狗狗的健康零食之选
敬老院与养老院有哪些区别?这篇文章告诉你
冬季宠物健康:蓝莓和蔓越莓增强狗狗免疫力
狗狗也能吃蓝莓?好处多多!
狗狗也能吃苹果?小心这几点!
《晶核》社交互动指南:从公会到组队,轻松提升游戏体验
《晶核》新手速通秘籍:空海魔岛-禁忌之心
五四运动 反帝反封建 促进中国现代化
微信历史记录怎么恢复?这样操作快速恢复回来,分享4招!
国耻日,为什么是九·一八?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为何执意要亲自送老蒋回南京?
海水制氢前景广阔 中国企业研究水平居全球前列
谢和平院士团队开创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路径,破解该领域半世纪难题
钓鱼:不止是爱好,更是生活的艺术
狗狗误食巧克力后的急救措施
狗狗饮食安全与健康管理,你做对了吗?
巧克力竟是狗狗餐桌上的“隐形杀手”
巧克力竟是狗狗的致命诱惑?
2025年蛇年九大特殊现象:闰六月、双春年与节日巧遇
紫微斗数2025流年免费解析:把握乙巳蛇年运势
从巅峰到谷底,再到重生:刘晓庆的逆袭人生
刘晓庆新书揭秘秦城岁月:422天的反省与重生
生姜的功效与使用方法:从消化到抗炎的全方位解析
红糖姜水:暖身驱寒的中医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