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健康指南 | 韩青:早期肾病不痛不痒,如何早发现和预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健康指南 | 韩青:早期肾病不痛不痒,如何早发现和预防?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4425511_121118802

为了更精准有效地为全县人民提供专业、科学的健康指导服务,沭阳医院和沭阳融媒体中心在调频98.5开设“医防融合—健康教育”专题节目《健康指南》。本期邀请沭阳医院肾脏风湿科韩青医生和您一起聊聊慢性肾脏病防治方面的相关知识。

为什么很多肾病发现已是晚期?

肾脏是个任劳任怨的“垃圾处理厂”,功能非常强大,主要作用就是把血液中多余的废弃“垃圾”过滤,再以小便形式排出体外。因此,当肾功能减退,身体内多余的水、废物无法排出时,就会造成少尿、水肿、肌酐升高、消化道反应等问题。

而且,肾脏“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当肾脏损害较轻时,没有什么明显的临床症状,不易引起大家察觉;而当身体出现明显不适时,往往肾脏损害已经比较严重。所以,很多病友刚查出肾病即是肾病晚期。因为它不像其他系统,比如心血管系统出现问题,患者会有一些心悸、胸痛、胸闷、憋气、心绞痛等表现;呼吸系统出现问题,会有发热、咳嗽、咳痰等表现,这些症状容易引起大家重视,从而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

而慢性肾病的特点之一就是起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缺少特征性。即使已有轻、中度肾功能损害,仍然可以无任何症状,甚至有的患者到了尿毒症阶段仍然没有感觉明显不舒服。临床上,不少年轻男性平时没有明显不适,发现时就已经是尿毒症。因此,肾病有时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这和肾脏本身的结构及其强大的代偿功能有关。

调查表明,我国成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8%,但知晓率很低。特别是在县级城市,公众对慢性肾病更是知之甚少。我国2023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慢性肾脏病已导致近百万患者依赖透析维持生命,其中血液透析患者约84.4万,腹膜透析患者约14.05万,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增长。

肾脏损伤有哪些征兆或异常指标?

肾脏发生损伤时,会出现一些指标异常情况:

  1. 尿液的成分出现异常,比如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增加,蛋白尿或者血尿等。

如果在解尿时发现尿液中泡沫比较多,持久不消退,可能就是蛋白尿,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尿常规、ACR,有条件检查一下24小时尿蛋白。如果检查结果提示有问题,需要查明病因去治疗;另外,如果发现排肉眼血尿,或者体检发现尿潜血阳性,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发现合并血压偏高的,需要高度重视,除了可能是肾结石原因引起外,往往是早期IgA肾病表现,而且目前IgA肾病是引起肾衰竭最常见的一个原因。

  1. 影像学的检查也会发现异常,比如B超检查发现肾结石且结石比较大,不去处理可能会引起梗阻性肾病,进而演变为慢性肾衰竭;还有一些患者查B超提示肾囊肿,觉得没什么问题,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不遵医嘱复查,有可能是多囊肾,后期会慢慢引起肾功能异常,导致肾衰竭。对于有多囊肾家族史的患者,更应保持高度警觉,定期进行体检以监测肾脏状况。

还有很多患者查彩超提示双肾大小不一,特别是相差超过15mm的,可能是肾动脉狭窄的征兆。若不及时干预,长此以往将导致肾脏供血不足、缺血,进而引发肾萎缩及肾功能损害。

  1. 肾脏的组织学检查,通过显微镜下的细微观察,如果发现肾脏组织病理异常,这些都提示肾脏出现了损伤。当出现血尿、蛋白尿或者不明原因的肾功能异常时,建议尽早行肾穿刺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治。

  2.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肾病可能没有任何表现,可以不疼、不痒。如果出现以下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 水肿

水肿可能出现在身体的多个部位,包括腿和面部的浮肿。当水肿首先出现在面部,需要考虑是不是肾病导致的。也有很多患者是以双下肢水肿为首发,直到病情进展到中、重度水肿,出现气喘(尤其在活动后加剧),乃至夜间无法平卧,需要端坐呼吸等症状时,才到医院就诊。

值得注意的是,肾病引起的水肿常具反复性,特点为晨轻幕重,即夜间腿部肿胀显著,次日起床发现明显消退,这一现象容易让很多人以为是负重、久站引起的,从而忽视其背后的肾脏问题。还有一些患者不到医院就诊,选择自行购买利尿消肿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这些药物在短期内可能有效缓解水肿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掩盖真实病情,延误治疗时机,导致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可能进入肾衰竭阶段。

  • 尿液变色

尿液的颜色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呈现出浓茶色或明显发红;尿液中泡沫明显增多;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夜尿增多等表现,有很多中老年肾病患者夜尿次数达4-5次,自认为是前列腺增生引起,其实可能是肾病的临床表现。

  • 无力

严重肾病患者会出现无力、疲乏、恶心、呕吐、不想吃饭等症状,如果累及心脏,还会导致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因此,临床上有很多因为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不想吃饭)到消化科住院的患者,在进一步检查后才发现尿素、肌酐水平异常升高,实为肾衰竭所致。还有一些患者因无力、走路没劲而被误诊为贫血,入住血液科接受治疗,但进一步检查却发现是肾衰竭。此外,还有一些患者因水肿、气喘等症状到心内科住院治疗,经检查确诊为肾衰竭,且此时往往已出现肺水肿、胸腔积液、心包腔积液,甚至少尿、无尿,病情危急,需要急诊透析进行治疗。

鉴于早期肾病可能无明显症状,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包括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等,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肾脏疾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时机。

如何才能早期发现肾病?

定期体检是发现肾病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看体检报告单呢?

首先,关注尿液检查结果,即尿常规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如果尿常规结果有异常,出现尿隐血阳性、尿蛋白阳性等,要及时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许多患者在被确诊为肾衰竭后,回顾过往,才发现自己已有数年的蛋白尿症状,却因忽视或轻视这些早期预警信号,未能及时复查与干预,最终导致血肌酐水平显著上升而不自知,直至病情恶化到需要透析治疗的阶段,才后悔莫及。

其次,关注血液中的关键指标,特别是肾功能相关的检查结果,也就是尿素、血肌酐水平。一旦发现这些指标出现异常升高,需要及时就医,即使在正常范围,如果有动态的持续上升趋势,也需要高度重视。此外,对于尿酸水平偏高的个体,也不能掉以轻心。长期不控制饮食,忽视降尿酸治疗,任由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同样也会引起肾功能异常。

另外,还要关注肾脏B超检查结果,比如双肾大小、形态异常,皮髓质分界不清等。一般双肾偏小,皮髓质分界不清,是慢性肾病的表现,不过像肾淀粉样变性、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等慢性肾病,肾脏并不小。如果双肾偏大,一般是急性肾衰竭的表现。

还有一些继发性肾病如高血压性肾损害、糖尿病性肾病,需要控制好血压、血糖,避免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性肾病,出现肾脏损害时,往往临床症状比较重,水肿比较明显,甚至有一些肌酐才200-300umol/L,经保肾、利尿消肿等保守治疗效果差,导致患者较早地需要依赖透析治疗来维持生命。对于狼疮性肾炎、ANCA相关性肾炎等则需控制原发病,以稳定肾功能,否则也很容易进入肾衰竭。

肾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俗话说,“肾病康复三分在治疗,七分在调养”,合理的饮食调理对于肾脏病患者来说,不亚于前期的治疗。肾病患者的饮食调养归纳起来可以说是“四限一增”。

  1. 限蛋白

动物内脏含胆固醇高,过量进食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肾病患者要食用瘦肉、牛奶、鸡蛋中的优质蛋白,每日摄入量约每公斤体重0.8克,避免动物内脏、无鳞鱼及过量蛋白粉,植物蛋白如豆制品也需适量。

  1. 限高钾

尿量减少(低于1000毫升/日)、有高钾倾向、肾功能不全和应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患者,要避免进食含钾高的食物,如西红柿、菜花、韭菜、海带、香蕉、橘子、桃、菌菇类等。蔬菜烹饪前可焯水去钾。高钾可致心律异常,定期监测血钾,及时干预。

  1. 限浓茶

急性肾炎、急性肾衰少尿期以及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伴少尿浮肿患者,要控制入水量。另外,特殊情况,比如急性肾盂肾炎、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系感染患者除及时就诊服药外,多饮水、多排尿对于康复是十分有利的。平常少吃腌制食物,避免浓茶、浓咖啡及腌制食品,以防口渴及血压升高。

  1. 限高盐

高盐可加重肾脏负担,肾病患者应低盐饮食。注意,低钠盐含钾,需根据肾功能谨慎选用。

  1. 增加钙

肾病影响钙吸收,增加骨质疏松风险。建议多摄入芝麻酱、奶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尤其适用于血磷高或血钙低的慢性肾衰竭患者。


专家简介

韩青,主治医师,从事肾内科工作近十年。专业擅长:多囊肾、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尿毒症、急性衰竭、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治。

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