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制冷设备毛细管"冰堵"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创作时间:
2025-03-11 09:21:2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制冷设备毛细管"冰堵"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22/08/72828568_1123977139.shtml

制冷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毛细管"冰堵"是一个常见的故障问题。本文将从成因分析、故障现象识别到具体解决方案,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

冰堵成因分析

毛细管冰堵是指制冷剂在通过毛细管节流膨胀过程中,管内部分区域温度过低,导致水蒸气凝结成冰,堵塞毛细管通道,阻碍制冷剂流动的现象。造成冰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制冷剂含水量过高:制冷剂在生产、运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混入水分。如果制冷剂含水量超过一定限值,水分子就会在毛细管低温区凝华成冰晶,堵塞毛细管。一般要求氟利昂类制冷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20ppm。

  2. 系统杂质和油污:制冷系统在装配、维修过程中,管路和部件可能引入焊渣、铜屑、灰尘等固体杂质。杂质颗粒聚集在毛细管入口网布上,会影响制冷剂流动,加剧结冰。另外,压缩机箱内的润滑油如果携带量过多,也会在毛细管沉积、结焦,堵塞通道。

  3. 毛细管选型不当:毛细管的内径、长度需要根据系统冷量、压缩机排气量等参数精确计算和选择。如果毛细管内径过小,节流压降过大,会导致蒸发温度过低,加剧结冰。而管长选取不当,则可能引起气液两相失衡,造成管内液阻升高和结冰。

  4. 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偏离:冷凝温度过低或蒸发温度过高,都会使得毛细管入口处制冷剂过冷度降低,更容易产生气泡,加剧气液两相分离和结冰。冷凝温度一般要控制在40-50℃,蒸发温度则视具体工况而定,如家用空调多为5-12℃。

  5. 膨胀阀失灵或滤液器堵塞:如果出现热力膨胀阀失灵或滤液器堵塞,会使得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减少,蒸发压力和温度下降,在毛细管内更容易产生过冷液滴,凝结成冰。

故障现象识别

毛细管一旦发生冰堵,会引起一系列异常现象。通过观察分析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冰堵故障:

  1. 蒸发温度异常低:由于冰堵阻碍了制冷剂向蒸发器的流动,使得蒸发器内制冷剂量不足,蒸发压力和温度明显低于正常值。空调机组的情况下,出风温度通常低于5℃。

  2. 冷凝压力升高:制冷剂流动受阻,会在冷凝器内大量聚集,导致冷凝压力升高。家用空调的冷凝压力一般在1.4-1.6MPa,而冰堵故障时可能高达2.1MPa以上。同时,由于回气过热度降低,压缩机吸气压力也会升高。

  3. 毛细管结霜:冰堵使得毛细管局部温度骤降,管壁会大面积结霜,甚至挂满冰棱。室内机也可能出现滴水或结霜现象。

  4. 系统抽空和震动:冰堵使得蒸发器液体供应不足,气体比例增大,噪音加大。压缩机由于吸入过多气体,会出现抽空和震动现象。

  5. 压缩机频繁启停或跳停:冰堵引起的蒸发温度过低,会频繁触发低压保护,使得压缩机反复启停。严重时压缩机可能直接跳闸停机。

除了以上现象,毛细管冰堵还可能引起制冷量下降、能耗升高等问题。但这些现象并非冰堵独有,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排除方法

一旦判定是毛细管冰堵引起的故障,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排除。常见的处理方法有:

  1. 制冷剂回收:首先要用回收机将系统内的制冷剂全部抽回,避免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抽回的制冷剂必须用干燥过滤器净化处理后,才能重新利用。

  2. 更换毛细管:对于冰堵严重的毛细管,通常需要进行更换。拆卸时注意回收残留的制冷剂,避免放空。选择新毛细管时,要严格按照设备铭牌标识的规格型号,不能随意更改尺寸。安装时保证走向平顺、固定牢靠、不能挤压变形。

  3. 清洗系统和更换滤芯:用氮气或R11制冷剂反复冲洗系统,排出管路和部件内的杂质、积碳和水分。必要时还需拆开压缩机清洗曲轴箱。更换毛细管入口滤网和干燥过滤器滤芯,重新注入合格的制冷剂。

  4. 检查膨胀阀和电磁阀:检查热力膨胀阀和电磁阀是否能正常动作,阀芯是否灵活。如发现故障,需要修理或更换。

  5. 调整冷凝和蒸发温度:根据环境条件和设备工况,调整冷凝温度在40-50℃,蒸发温度一般不低于零下5℃。必要时可适当降低冷凝风量,提高冷凝压力。

预防措施

除检修,预防毛细管冰堵也很重要。可采取以下措施:

  1. 控制制冷剂含水量:定期检测制冷剂含水量,超标时要及时更换或净化处理。在添加制冷剂时,务必使用专用充注设备,避免空气和水分进入。

  2. 安装干燥过滤器:在液管上临近毛细管入口处,安装合适规格的干燥过滤器,拦截水分和固体杂质。要定期检查和更换滤芯,一般1-2年更换一次。

  3. 采用抗冰堵毛细管:选用内壁光滑、截面渐缩的"喇叭口"型抗冰堵毛细管,能有效防止冰晶在入口处聚集堵塞。

  4. 控制压缩机润滑油循环量:选用合适粘度的润滑油,控制系统含油率。必要时在回油管路增设油分离器,减少进入毛细管的油量。

  5. 避免低负荷和断续运行:制冷系统要尽可能维持额定工况连续运行,避免频繁启停和长时间低负荷。这些工况下系统油循环差,液体过冷度不足,更易产生冰堵。

  6. 保证安装施工质量:制冷设备安装时,要确保管路清洁度,连接部位焊接牢固。压缩机应放置平稳,管路固定紧密,避免产生振动和磨损。

总之,毛细管冰堵是制冷系统的常见故障,会严重影响制冷效果和设备可靠性。排除冰堵需要查明原因,采取清洗、更换等措施。同时还要注重冰堵的预防,从源头上控制水分、油污和杂质,优化系统工况,提高设计安装质量。只有综合治理,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毛细管冰堵的发生频率,保障制冷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