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世界五大庭园观赏树种之首
雪松:世界五大庭园观赏树种之首
雪松,又称香柏或喜马拉雅杉,是一种具有重要观赏、经济和生态价值的常绿乔木。它以其高大挺拔的树姿、四季常青的针叶和独特的香气而闻名,被誉为“风景树皇后”。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雪松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栽培技术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价值。
形态特征
雪松属于松科雪松属,是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木,最高可达50米。其树皮呈深灰色,枝条平展或微斜展,基部有宿存芽鳞。一年生的枝条淡灰黄色,密被短绒毛,表面有白粉;二、三年生的枝条则呈现灰色、淡褐灰色或深灰色。
叶片特征
雪松的叶片呈针形,长2.55厘米,颜色为淡绿色或深绿色,顶端锐尖,常呈三棱状。叶片的腹面两侧各有23条气孔线,背面也有气孔线,幼时气孔线有白粉。
球花与球果
雪松的雄球花长2~3厘米,径1厘米,形状为长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雌球花则为卵圆形,长8毫米,径5毫米。
雪松的球果为卵圆形或宽椭圆形,未成熟时为淡绿色并微被白粉,成熟后变为红褐色。球果顶端圆钝,有短梗;中部种鳞呈扇状倒三角形,鳞背密生短绒毛,上部宽圆,下部耳形;苞鳞则较为短小。
种子特征
雪松的种子近三角状,种翅宽大,连同种子的总长度为2.2~3.7厘米。
分布与生长习性
世界分布
雪松原产于亚洲西部、喜马拉雅山西部以及非洲、地中海沿岸地区。
中国分布
在中国,雪松主要在北京、旅顺、大连、青岛、徐州、上海、南京等地广泛栽培。
生长习性
雪松喜光,适宜在气候温和的地区生长,年降水量在6001000毫米的条件下生长最佳。幼树稍耐阴,大树则需要充足的光照,光照不足会导致树木枯萎或生长不良。雪松多生长在海拔13003300米的地区,偏好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但也能在黏黄土或碱性土壤中生长。严重积水的环境会导致雪松生长不良甚至死亡。雪松的抗烟能力较差,幼树在二氧化硫侵害下容易死亡。花期为10~11月,球果于次年10月成熟。
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
春季23月是播种的最佳时期。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种子需用温水浸泡48小时。采用条状播种方式,即种子的大头朝上,播种后覆盖土壤并盖草,约23周后幼苗出土,此时需要及时揭去覆盖物。为了保持幼苗健康成长,需要搭建遮阴棚、适时浇水,并在2周后追施自然肥。随着幼苗长大,应及时进行松土。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的最佳时间是7~8月的早晨或傍晚。选择树龄较小、生命力旺盛的母树,树龄最好低于五年。剪取约15厘米长的枝条,保留部分针叶或穗顶梢。扦插时间通常在4月,春插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消毒处理,开沟灌水后即可进行扦插。扦插后要及时浇水并采取遮光措施,2年后即可进行移植。
栽培技术
起苗运输
雪松育苗一般需要留床12年才能进行定植。起苗工作最好在早春23月进行,随着苗木高度的增加,需要适当扩大株行距。起苗前7天需要提前浇水,待地表水沉降略干后进行起苗,起苗时要确保带土保护根部。运输过程中,带土球的苗木应倾斜放置,收拢枝叶,避免损伤苗木。
栽植方法
栽植前需要根据土球大小挖好栽植穴,并在坑底施入适量肥料。大苗运输到栽植地后,使用吊车将苗木吊起并放入坑中央,确保土球完全埋入土中。在苗木周围筑坝,以保证水分集中于根部。大苗移栽后需要立即浇一次水,避免苗木歪斜,同时使用支架固定,防止大风摇动导致苗木无法扎根。栽植后要注意及时浇水。
栽后管护
新栽植的大苗由于根系尚未展开,遇大风容易倒伏,因此需要在根部培土,以根际为中心踏实,并通过固定架提升其稳定性。新植大苗树冠大而根系少,如遇干旱会影响成活率。因此,需要对树冠进行适当修剪,疏除主干下部的重叠枝,减少枝叶量,有利于提高成活率。移栽成活后,要经常松土除草,保持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起到保水利墒的作用。在春、秋季进行施肥,首年施肥后需要覆土,次日追施农家肥。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雪松的主要病害包括猝倒病、枯梢病和灰霉病等。猝倒病在发病初期可用多菌灵进行防治,严重时可选用浓度更高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雾;枯梢病则可在4~5月喷洒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稀释液或多菌灵胶悬剂稀释液;灰霉病可用森锰锌颗粒稀释液进行防治。
虫害防治
雪松常见的虫害有地老虎和蛴螬。可以采用糖醋液与黑光灯进行诱杀;当幼虫危害植株根部时,可利用毒饵捕杀;地老虎可以使用百虫粉剂喷雾进行防治。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雪松是一种速生用材树种,其材质优良,具有香气、耐潮、抗腐能力强、耐用等特点,加工方便。木材可用于桥梁、造船、建筑、枕木和家具制作,边角料可用于造纸工业原料,也可用于制作各种工艺品。雪松苗木的生产培育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销售趋势良好。雪松醇可以用于制备促黑发、防白发的头发洗护用品。种子含油约25%,可供工业用油。
药用价值
雪松被《新华本草纲要》收载为优良药用植物。其叶及木材可用于治疗咯血、止血、尿血、痢疾泄泻、肠虫病等。雪松以煎剂、糖浆和提取物的形式单独或与其他草药结合,用于治疗哮喘、溃疡、骨折、扭伤风湿、疔疮、麻风病等。雪松粗提取物具有抗癌、抗菌、镇痛、抗炎、抗糖尿病、抗尿石症、抗关节炎和抗哮喘的效果。
观赏价值
雪松高大挺拔,四季苍翠,姿态优美,寿命很长,无论孤植、对植、丛植、片植均很适宜。常被配置于公园、广场、居民小区、机关单位庭院,还被用作行道树。通过对单棵或多棵雪松进行加工造型,可以制作优美的盆景。
生态价值
雪松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吸尘力,针叶能吸附阻滞尘埃,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其挥发性分泌物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在中国南京中山陵园区,由雪松和圆柏组成的绿带,树叶茂密,据测可净减噪声10dB,有较好的隔声效果。雪松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气等反应敏感,即使有少量有害气体存在,芽叶也会呈现出明显的枯萎等症状,因此是良好的环境监测植物。
相关研究
研究表明,雪松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具有抑制活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能被开发为临床使用的防龋剂。雪松中的雪松素对PC12细胞对淀粉样蛋白β₁₋₄₂诱导的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有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效果。雪松醇作用于下呼吸道和肺系统,并为高血压药物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靶点。
延伸文化
雪松在中国多个城市如晋城、青岛、南京、淮安、蚌埠、荆门等地被列为市树。同时,雪松被列为世界五大庭园观赏树种之首,与日本金松、南洋杉、金钱松、北美红杉并称为“风景树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