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康有为维新变法行政举措:从强学会到保皇立宪

创作时间:
2025-03-12 06:06:2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康有为维新变法行政举措:从强学会到保皇立宪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fflzw.com/gushi/mingren/353989.html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维新派代表人物,他的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政治改革和社会进步。特别是在1895年至1898年的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通过组织强学会、起草公车上书、撰写《孔子改制考》等一系列行动,为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详细介绍康有为在维新变法期间的主要行政举措。

维新实践

为了组织和发展维新派力量,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九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强学会成立之后,每三天举行一次例会,相互讨论“中国自强之学”,批判顽固派的投降卖国。这就惹怒了李鸿章等人,于同年十一月离京南下在上海组织了强学分会,不久也被封闭。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月二十三日,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康有为闻讯极为愤慨,四月初,康有为约同十八省举人一千三百多人,用一日两夜的时间,起草了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请求光绪帝拒和、迁都、练兵、变法,虽然书未递上,但这一行动在知识界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史称“公车上书”,它标志着维新思潮渐变为政治运动。

七月,筹设北京强学会,得到光绪帝和帝师翁同龢的支持。九月,赴上海,设上海强学会,翌年仍在广府学宫万木草堂讲学,他撰写多年的《孔子改制考》完稿,该书借“素王改制说”把孔子描述成“托古改制”的改革家;又附会《春秋公羊传》“通三统,张三世”之说,认为历史发展有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阶段,不断改革进步,以此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德国出兵占胶州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激烈反对。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月,康有为在北京又组织了保国会。保国会员很快发展到数百人。这就引起了顽固派的恐惧和诽谤。有人上书大骂保国会是“名为保国,势必乱国。”有的人还上书弹劾,准备对康等进行查究。只是光绪帝说了“会为保国,岂不甚善”才算作罢。不过从此以后,保国会的活动也就很少了。康有为和他的同事们通过组织学会,宣传了爱国主义思想,进一步动员了群众,扩大了变法维新的影响。

保皇立宪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不忘改良,组织起这个改良派政治团体。康有为任会长,梁启超、徐勤任副会长。以保救光绪、反对慈禧和抵制革命为宗旨,陆续在美国、墨西哥、中美、南美、日本、南洋等地建立组织,共建总会11个,支会103个,设总部于澳门。以澳门《知新报》和横滨《清议报》为喉舌,宣传君主立宪。

创办报刊

改良派还通过发行报刊进行舆论宣传。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强学会成立时,康有为就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当时许多官员都能看到,一时在朝廷内外影响甚大。同年,康有为又在上海组织发行了《强学报》。改良派通过报纸,动员力量,扩大了自己的阵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