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冯友兰:人生四种境界的论述与启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冯友兰:人生四种境界的论述与启示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43026999_121618103/?pvid=000115_3w_a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战火中的青春》中,著名哲学家与教育家冯友兰的戏份不少。抗日战争期间,冯友兰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他虽身处后方,却心系国事,常为中华民族之存亡而忧心如焚。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早年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高校任教。冯友兰一生致力于哲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对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冯友兰曾创作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歌》,1946年5月西南联大的使命结束,他为西南联大纪念碑撰写了碑文,该文气势磅礴、文采横溢,旅美史学家何炳棣称其为二十世纪的一篇雄文。

今天,我们与大家共同分享冯友兰先生关于人生有四种境界的著名论述,且探讨一下他的境界说,在当时有何启迪作用与不足之处。

关于人生有四种境界的论述

人生在世,有贵贱之分,穷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有的人,终其一生为钱谋、为权谋,自以为做人很成功,但实际上,他不一定是一个境界很高的人。有的人安贫乐道,利他忘我,尽管没有捞到一官半职,但也不一定是境界很低的人。

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四种境界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1. 自然境界:这是最低层次的境界,人们的行为完全出于本能和习惯,没有自觉的目的和意识。例如,动物的行为就是自然境界的体现。

  2. 功利境界:这是大多数人所处的境界,人们的行为出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开始有了自觉的目的和意识,但这些目的和意识往往局限于个人利益。

  3. 道德境界:这是较高层次的境界,人们的行为出于对道德规范的遵循,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开始超越个人利益,关注社会整体的利益。

  4. 天地境界:这是最高层次的境界,人们的行为出于对宇宙规律的顺应,为了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这个境界中,人们超越了个人和社会的局限,达到了与天地合一的境界。

启迪作用与不足之处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框架。他认为,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个人利益的追求,而应该超越个人利益,关注社会整体的利益,甚至达到与天地合一的境界。这种观点对于激励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奋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这种理论过于理想化,对于普通人来说,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非常困难的。其次,这种理论忽视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过分强调社会利益和宇宙规律,可能会导致个人权利的忽视。最后,这种理论缺乏具体的实践指导,对于如何实现不同层次的境界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导。

总的来说,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是一个具有重要思想价值的理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框架。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理论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