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公祭日 | 铭记历史,勿忘国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公祭日 | 铭记历史,勿忘国殇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45913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12秒,这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时间。然而在1937年冬的南京,在日军进城之后的6个星期中,每12秒就意味着一个中国人的生命消失在日军的屠刀之下。

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一天。

国行公祭,祀我国殇。悼血与火浸染之地,祭抗战死难之生命。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纪念日,以国家公祭的方式,祭奠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30多万同胞。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024年12月13日是中国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历史背景

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2014年12月13日,首个国家公祭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鸣响警报1分钟。

87年过去,我们从未忘记那段沉痛的记忆。当震耳的警报声响起,让我们向遇难同胞致哀,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致敬。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仅是为了缅怀过去,勿忘历史,更要唤起每个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