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前沿丨补充酮体:HFrEF心肌能量代谢新疗法
心前沿丨补充酮体:HFrEF心肌能量代谢新疗法
酮体补充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展现出新的潜力。最新研究表明,持续14天口服酮酯可显著改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这项发表在《循环》(Circulation)杂志上的研究,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酮体3-羟基丁酸(3-OHB)作为一种替代的代谢底物在心力衰竭中起着关键作用。以往研究表明,酮酯(一种酮体补充剂,其主要成份是3-OHB)补充可显著改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心脏氧化代谢,增强心脏功能。然而,酮体的治疗作用只在临床人体试验的3小时的短期给药中进行了研究。2024年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在HF标准治疗的基础上,14天口服酮酯(KE)治疗对稳定型HFrEF患者具有良好的心血管效果,且这些效果在运动过程中持续存在。补充酮体可能是HFrEF患者的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为一项随机、双盲、对照、交叉试验,纳入了患有稳定型HFrEF且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成年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口服KE组或安慰剂对照(与KE组等热量、等体积的非KE饮品)组,每天4次,干预治疗14天,经过14天洗脱期后交叉到另一干预措施。受试者均接受静脉血样采集、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术,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KCCQ-12)调查和心肺运动试验。运动实验包括四个强度:静息状态、低强度、中强度和高强度。主要终点是KE治疗14天后的静息心输出量(CO)。次要终点包括静息和运动时的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峰值运动CO和代谢当量。
本研究纳入了24名HFrEF患者,平均年龄65±9岁,男性占71%。KE治疗 14 天后,静息和运动时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显著改善。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KE治疗14天后静息CO在谷值水平更高(5.2L/min vs 5.0 L/min),PCWP更低(8mmHg vs 11mmHg),PCWP/CO更低(P<0.001),见图1。
图1 KE治疗对静息血流动力学参数(CO、PCWP、PCWP/CO)的影响
KE给药使循环3-OHB在第一小时内从104µmol/L增加到2419µmol/L,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和对照组相比,14天KE治疗期后血液中的3-OHB增加了1倍(42µmol/Lvs 85µmol/L)。与对照组相比,KE期CO平均水平更高(5.5 L/min vs 5.1L/min),且差异主要发生于摄入KE后1小时。KE给药1小时后PCWP、PCWP/CO、右房压和肺动脉压降幅最大,随后有所回升,至KE给药后4小时较给药前仍处于降低状态。
在所有运动强度下,KE治疗与较低的平均运动PCWP(−3 mmHg)和较高的平均CO(0.5 L/min)相关,在低、中强度运动时有显著差异,但在高强度时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之间的代谢当量无显著差异。
在探索性分析中,KE治疗后NT-proBNP降低约18%、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37% vs 34%),左心房和心室容积降低。两组KCCQ-12评分无显著差异,KE治疗耐受性良好,仅报告轻微不良事件。
专家点评 :心衰不仅仅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适应性变化,而且心肌的代谢也发生了重构,即从脂肪酸氧化转变为在线粒体内的糖酵解和酮体利用,相应的利用酮体的酶表达上调,代谢重构又进一步促进了心肌的重构。因此,心衰治疗除了传统的神经内分泌治疗外,针对心肌能量代谢的疗法也逐步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中,酮体是目前比较有希望的靶点。短期补充酮体,可改善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扩张外周血管。本研究证实了14天的持续补充酮体,可降低NT-ProBNP的水平,提高运动能力和临床症状。然而,酮体短期治疗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的良好效应,长期使用能否转化为抑制心肌不良重构甚至死亡率,还需要更大样本量的RCT来证实。